12首唐詩中的端午節:唐代詩人筆下的端午節俗

12首唐詩中的端午節:唐代詩人筆下的端午節俗

12首唐詩中的端午節:唐代詩人筆下的端午節俗

詩壇

唐人關於粽子的描寫不少,元稹寫道:「雜蓴多剖鱔,和黍半蒸菰。綠粽新菱實,金丸小木奴。」說的主要是巴蜀地區的粽子。沈亞之的「蒲葉吳刀綠,筠筒竹粽香」,姚和的「渚鬧魚歌響,風和角粽香」也都描寫了粽子的美味。除了尋常可見的白玉粽,唐朝著名的粽子還有「百索粽」和「九子粽」,「百索粽」來自於縛粽子的絲線,「九子粽」源於一種蒲草———九子蒲,粽子與種子諧音,寓意得子。「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說的是端午節江南競渡。儲光羲的「落日吹簫管,清池發棹歌。船爭先後渡,岸激去來波」也是競渡名篇。在唐朝,皇帝還有端午招請群臣宴飲、頒發節日禮物、推恩及眾的慣例。以下是水煮君精選的12首與端午節有關的唐詩。

01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李隆基

序:律中蕤賓,獻酬之象著。火在盛德,文明之義燀。故以式宴陳詩,上和下暢者也。朕宵衣旰食,輯聲教於萬方,卜戰行師,總兵鈐於四海,勤貪日給,憂忘心勞。聞蟬聲而悟物變,見槿花而驚候改。所賴濟濟朝廷,視成鵷鷺。桓桓邊塞,責辦熊羆。喜麥秋之有登,玩梅夏之無事。時雨近霽,西郊靃靡而一色。炎雲作,南山嵯峨而異勢。正當召儒雅,宴高明。廣殿肅而清氣生,列樹深而長風至。廚人嘗散熱之饌,酒正行逃暑之飲。庖捐惡鳥,俎獻肥龜。新筒裹練,香蘆角黍,恭儉之儀有序,慈惠之意溥洽。諷味黃老,致息心於真妙。抑揚游夏,滌煩想於詩書,超然玄覽,自足樂,何止柏枕桃門,驗方術於經記。綵花命縷。觀問遺於風俗,感婆娑於孝女,憫枯槁之忠臣而已哉。歎節氣之循環,美君臣之相樂,凡百在會,鹹可賦詩。五言紀其日端,七韻成其火數,豈獨漢武之殿,盛朝士之連章。魏文之台,壯辭人之並作云爾。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股肱良足詠,風化可還淳。

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楊巨源

綵縷纖仍麗,凌風捲復開。方應五日至,應自九天來。在笥清光發,當軒暑氣回。遙知及時節,刀尺火雲催。

楊巨源

來時三月春猶在,到日端陽節又臨。珍重主人意勤腆,滿槃角黍細包金。

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沖波突出入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權德輿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綵縷同心麗,輕裾映體鮮。寂寥齋畫省,款曲擘香箋。更想傳觴處,孫孩遍目前。

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恰稱身長短,終身荷聖情。

花蕊夫人徐氏

端午生衣進御床,赭黃羅帕覆金箱。美人捧入南薰殿,玉腕斜封綵縷長。

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水底深休也,日中遠賀之。章施文勝質,列匹美於姬。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11 和李秀才端午日見寄

徐鉉

角黍菖蒲酒,年年舊俗諳。采衣君自樂,白髮我何堪。靜味瑤華句,閒思玉柄譚。報之長命縷,祝慶在圖南。

12 表夏

元稹

靈均死波後,是節常浴蘭。綵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哀哉徇名士,沒命求所難。

相關內容: 唐詩唐代詩人端午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詩壇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