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黎族那些有趣的傳統體育項目

揭秘:黎族那些有趣的傳統體育項目

揭秘:黎族那些有趣的傳統體育項目

民族文化大全

打陀螺

在黎族居住的許多村寨裡,年青人在農閒或節日聚集在一起,舉行「打陀螺」的比賽,它是一種培養臂力和靈活性的運動。

陀螺用堅硬的木頭砍削成平頭、身小的圓錐型,直徑為 8 厘米,高為 9 厘米,鞭竿長1米,鞭繩長1.5米。一般選擇在十幾或二十米的空曠場地上,分兩隊進行比賽。每隊人數相等,先由一方旋放陀螺,旋放的陀螺需按規定用鞭繩纏繞住陀螺的圓錐部,然後用腕力猛地擲出,使陀螺在規定的圈內轉動。另一方則是在一定距離外用鞭繩套繞的陀螺去碰擊對方圈內的陀螺,把對方陀螺擊出圈外,以擊中的次數多少和旋轉時間的長短決勝負。

頂牛

在黎族鄉村,牛作為一種主要的生產勞動力,幾乎每家都有,牛打架是常有的事。「頂牛」是模仿牛打架架式進行嬉戲,因而得名。選擇一塊平坦地面,劃一半徑為1.5米的圓圈,在圓圈中再劃半徑為0 .75 米的小圓圈。參賽者面對面站立著,當聽到裁判員號令時,便各抬起一隻腳,雙手抱緊,對準對方膝蓋,互相頂推或頂撞,抬起的那隻腳不能落地,只許單腳在圈內前後左右走動,如果在規定時間裡,把對方頂過線則為勝者。每逢節假日,在鄉鎮裡舉行體育比賽活動,都把這項有趣的項目安排進去。角逐方法簡單易學,吸引許多人圍觀,吶喊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這是一項鍛煉人下肢角力靈活技巧能力的項目,為黎族青年酷愛的一項傳統活動。

攀籐摘花

主要流行五指山地區。在節假日,村裡的青年男女結伴出遊,在野外選擇兩棵相距 15 米的樹桿上,繫著一條離地 3 米的山野籐,野籐直徑 4~5 厘米。在籐盡頭掛著一束鮮花,勇敢的小伙子身體懸空雙手攀著野籐從這一頭攀到另一頭去摘取鮮花。比賽結果按到達終點的時間長短計算。圍觀的人們為勝利者拍手喝彩。

串籐圈

在遠古時期,生活在深山密林中的黎族先民,常以石塊、長矛、飛標獵食。後來發展到以籐制的圓圈拋套走獸,逐漸地演變為「串籐圈」遊戲。「串籐圈」活動在黎族地區盛行。

選擇一塊平地,用直徑40~50厘米的籐圈若干個,拴著繩索的竹製標槍(約長1.5米)若干支。參加比賽的人數不拘,比賽時,分甲乙兩方,甲方拋籐圈,乙方站在規定的距離邊上 ,用標槍向籐圈投擲。如果標槍穿過籐圈,繩索絞住籐圈,意即捕獲獵物,便得分。然後互換,以投擲若干次後積分多者為勝。「串籐圈」是一種培養青年人的投擲技能和手臂靈活性、增強反應能力的活動。

蕩鞦韆

早在春秋戰國時,鞦韆已開始出現,而後在宮廷和民間廣為流行,一直延續至今。蕩鞦韆在黎族地區流行很廣,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十五,村裡的青年男女相聚在村頭的大榕樹下,用二根直徑 4~5 厘米,長度不限(根據榕樹伸出樹杈與地面的距離來確定)的山籐綁在樹杈上,兩籐相距60~70 厘米,再在離地面高約 60 厘米處,用垂直下來的兩籐條分別綁在腳踏板兩邊,使整個鞦韆架子結實而堅固。比賽有單人和雙人蕩兩種方式,可男女搭配。以蕩得高,蕩得快或碰到目標者為勝。每當有人碰到目標或蕩到很高時,圍觀者會情不自禁地喝起彩來。這體現了黎族人民勇敢豪放、樂觀向上的精神。

跳竹竿

跳竹竿亦稱「打柴」或「跳柴」,黎話為「轉涉」或「卡咯」,意即「排跳舂米杵」, 流行於整個黎族地區。跳竹竿是一種鍛煉人的靈巧、協調、速度等身體素質的重要體育運動,也是男女老少喜愛的民間活動。

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二到十五,人們酒足飯飽之後,青年男女就結伴跳起竹竿舞。在一塊空地上,相距2米多平行擺放兩根直徑10~15厘米、長4~5米的圓木,上面橫架至少8根約3米的竹竿。擊竿者在竹竿兩端相向跪立,每人雙手各執竹竿頂端,不停地有節奏、有規律的上下、左右分合碰擊,舞者在一張一合竹竿之間跳躍,並做出各種姿勢,如磨刀、小青蛙、槎步、鹿跳、篩米、猴躍等,動作舒展、優美,令人心曠神怡。

相關內容: 傳統黎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民族文化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