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的生活習俗舞是怎樣的?又有啥含義

黎族的生活習俗舞是怎樣的?又有啥含義

黎族的生活習俗舞是怎樣的?又有啥含義

民族文化大全

黎族作為海南島的最早居民,在海南島這種自然環境條件下,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他們認為世間萬物都有靈魂,都有吉、凶、福、禍。所以黎族人民在日常的生活勞動中,形成了各種生活習俗,諸如生產勞動、建屋遷宅、婚姻、生兒育女等,都非常注重節令時辰,而且每當行動前都要舉行一定的祈禱儀式,以期盼一切平安順利,不出意外。

在黎族「合畝」制地區(今五指山市),流行著逢農曆三月、七月和十月做「牛日」的習俗。黎族有自己本民族的曆法,l2天為一週期,每天以一種動物命名,類似漢族的十二地支。「牛日」被認為是「福日」、「良日」、「吉日」。所以每到「牛日」,必跳《祝福舞》。在春意濃濃的三月份的第一個「牛日」,要為牛跳《祝福舞》,祝願牛群肥壯多子;在驕陽似火的七月份夏季晚稻插秧的第一個「牛日」,要為「稻」跳《祝福舞》,祈求禾苗茁壯、五穀豐登;在收穫季節的金秋十月的第一個「牛日」,為「人」跳《祝福舞》,期盼全寨大小平安、人丁興旺。每當舉行這種儀式之日,全寨人都集中在畝頭家中殺豬擺酒設宴,跳《祝福舞》。首先由眾人輪番敲打鑼鼓,然後身穿盛裝的畝頭夫婦,飲用曾洗過「寶石」(相傳祖先傳下來的一種石器,是福魂的象徵)的「福酒」,繼而起舞。舞時,畝頭手拿蘸著「福酒」的兩枝紅籐葉,從門口至屋內來回走動,並不停地搖動著紅籐葉,其妻則捧酒緊隨其後,以示引「福」入屋,接著向眾人灑「福酒」,以示「福氣」上身。

    畝頭夫婦舞畢,寨人齊上陣,男者身著青、藍、綠色的長袍於屋內至門口來回招手甩袖,左右擺動;女者則手捧酒碗,跟著男者後面邊舞邊敬「福酒」。不論男女,舞者身腰都平穩挺直,隨著鏗鏘有力的鑼鼓聲,時進時退地踩小步,口中不停地齊聲吶喊,直至通宵達旦。這種舞蹈舞姿粗獷古樸,原始舞蹈氣息極濃。

另在「合畝」制地區,每到新年都必跳《年舞》,也稱《平安舞》。每逢新年的正月初二,全村的男女都身穿民族服裝,在輩份最高的長者帶領下,舉行慶賀新春儀式。人們殺豬宰雞,擺好祭品,打起獨木皮鼓,敲多個銅鑼,隨著鑼鼓聲,跳起歡快的舞蹈,表示辭舊迎新,祈求在新的一年裡全村人畜平安,五穀豐登。舞時舞者必須保持身體的平衡穩直,跟著鑼鼓的節奏前進,雙手在腰部的兩側前後擺動。每走到第三步時,雙足並立,雙膝向左右兩側時彎時立,不斷的重複循環。整個舞蹈壯觀、肅穆、凝重,反映了黎族人民對春天的到來會帶來美好生活的一種期望。

在三亞、保亭、陵水等縣市,還有專門為孩子所跳的祝福舞蹈《打碗舞》,屬女性舞蹈。每當孩子生病或父母將外出時,母親便請「娘母」們來跳。舞者一般二人以上,舞蹈動作有兩種:一種是手捧花草;另一種是頭頂一個碗,右手拿一根竹筷,敲打頭上的碗。舞時排列成縱隊,邊歌邊舞,舞步較慢。黎族群眾認為,跳此舞可為孩子祈安求福,並使孩子得到祖宗神靈的保護,消災除難,健康成長。

在黎族的某些地方還流傳「石祖」崇拜的遺風。黎族社會究竟何時從母系社會過渡到父系社會,已無法考證,但是不可否定,這種過渡應是複雜而漫長的。男性為了在社會上佔居主導地位,他們除了顯示強壯有力以及在勞動中是主要勞力外,更引為自豪的是顯示其對人類繁衍的重要性,黎族社會對男性生殖器崇拜由此而產生。黎族社會對男性生殖器崇拜,有靜態和動態兩種表現方式。靜態為文物,如海南省民族博物館裡,收藏的「石祖」;保亭縣甘什嶺等地的村莊都有一個護村土地廟,一些土地廟裡供奉的是石頭雕的男陰。

    動態為舞蹈及舞具,在白沙縣元門、細水等鄉,在跳《老古舞》時,舞者在脖子上繫著一條用稻草編成的有拇指大小、長20厘米左右的草繩,舞時舞者雙手拿起草繩上下晃動,整個肢體動作猶如男女交歡,突出體現男性的強壯有力,渲染了男性在人類繁衍中的重要性。

生活習俗舞蹈,由於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慼慼相關,因此在黎族社會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從生活習俗舞蹈的形式和內容上看,它應該屬於宗教祭祀舞蹈的延伸,是宗教祭祀舞逐步向娛樂喜慶舞蹈發展的一種過渡形式,朝著娛人多於娛神的方向發展。

相關內容: 黎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民族文化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