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壓歲鈿趣談

春節習俗:壓歲鈿趣談

春節習俗:壓歲鈿趣談

生肖文化

老上海稱壓歲鈿為“紅封袋”,因是封在紅紙袋而得名。壓歲錢一定不可“裸裝”,除非是打賞下人的。解放後移風易俗,市面上都沒有紅封包供應,上海人就自己糊紅封袋。

我們小時候,收到的壓歲鈿通常很小兒科,只一塊二塊的,一般還未焐熱都上交給父母,他們拜年時再轉送給其他親友的孩子,如此巡迴運用,倒也“環保”。不過,外公外婆給的壓歲鈿,就可袋袋平安落袋,數目通常是五十元,在那個時代,對孩子屬於一筆“巨款”,紅封袋上,長輩們通常會用毛筆給我和哥哥寫上幾句勉勵之話,至今猶記得“事忙勿慌,事閒勿荒,取象於幣,外圓內方”十六個字,每次外公總是要我和哥哥將這十六個字先朗讀一遍。遺憾的是,少小時只注重紅封袋的鈔票而忽略外公一番苦心良意。成年後才知道,此十六個字為老中國銀行的行訓,細細回味,可圈可點!

傳統習俗,只要一日不成家,就篤定可收壓歲錢,此俗可能源自農業社會,家庭模式為幾世同堂吃大鍋飯的家長制,未成家者沒有當家權,自然也無分配錢財的權利,故不用派壓歲錢。農業社會無什麼消遣娛樂,唯過年才可開下禁;放炮仗、賭牌九、聽戲、飲酒,壓歲鈿是可以自己支配的零用錢,小輩可以拿去作娛樂消遣,從中反映出傳統家庭網絡中長輩照顧後輩的心意。

紅封袋相傳在唐朝出現,款式多樣,小的約4.1厘米×2.7厘米,因從前多使用銀元,故紅封袋以銀元大小為標準,大的有50厘米×19厘米,常見於婚嫁中用,稱為“榮封”,放錢之外,另有寫著吉祥賀詞的紅紙,有如今天的賀卡。

晚清時期,紅封袋面上諸多如“大吉大利”“花開富貴”“萬事勝意”等祝福語的手書祝福語以印刷代替,有些因沾上金粉還爍爍發光,很有喜氣。因操作複雜,只有富貴人家或達官顯貴才用得起,一般百姓還是以手書為多。

1904年的光緒卅年間的印有“一品當朝”的撒金紅封袋在香港曾拍到13萬港幣。那時大部分紅封包都是沒有設計,實用為上。後來隨著印刷工業的發達,紅封袋除了印有吉祥喜慶賀詞,聰明的商人將廣告宣傳功能加上去,不少商家會在過大年前免費向客戶派發紅封袋,上面印有自己商家的噱頭地址以作廣告。

當時的同事友人間還流傳一種十分特別的紅封包,以紅緞製成一般紅封袋大小,內裝白米,喻意“有米”。有如今天互送賀卡——大家腳碰腳都是打工人,何苦壓歲鈿送來送去,無謂破費,不如就送“米”意思意思,互相祝賀。這倒不乏為很綠色的習俗。

過年派壓歲鈿,在華人世界已廣為流傳,並與當地民俗相融。如在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等,都有此俗。說來有趣,馬來西亞的紅包是綠色的,因當地人大多供奉回教,大約綠色為回教的吉祥色吧!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在香港定居時,寫字間仍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大年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老闆必會給每個員工一隻紅封袋——俗稱開工利是,此外,已婚的要向同室未婚的同事發放紅封袋,一般封廿元,派發的眉開眼笑佔盡輩分上的便宜,收的歡天喜地,“阿叔阿嬸”叫得甜甜蜜蜜,一派溫馨之氣。

老上海不作興保姆過年回鄉的,一來年裡活多需人手,二來,客人來拜年,多要給保姆“茶寶”,相當壓歲鈿,這可是裸錢——不用紅包的。給多少與主東家關係疏密決定,客人在告辭時,把錢壓在杯底下,主人會將客人給的“茶寶”收起,一天下來平分(有些人不止一個保姆)給大家,年節中人來人往,“茶寶”數目很可觀,保姆誰都不肯輕易放棄的。

現今保姆過年都回鄉,拜年開支倒省下一筆了。

為我們辛苦服務一年的小區保安,相熟的理髮師,常去餐館的服務員等等我們會送上一封紅封包,數目可能不大,討的是個吉利好兆和誠意。

說到底,紅封袋的意義不在內裡錢鈔的數目,而在其傳承了古人重視天道人和的處世哲理。

相關內容: 春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生肖文化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