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勵志詩《讀山海經》該如何理解?有哪些寓意呢?

陶淵明的勵志詩《讀山海經》該如何理解?有哪些寓意呢?

陶淵明的勵志詩《讀山海經》該如何理解?有哪些寓意呢?

山海經

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有首勵志詩《讀山海經》,詩云: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

徒沒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註釋】干:盾牌。戚:大斧,刑天的兵器。

詩裡給我們講了《山海經》裡的兩個故事,精衛填海和刑天舞干戚。大意是,精衛鳥不停的銜起小樹木,要去把東海填平,刑天的頭雖然被砍掉了,手裡的戰斧和盾沒有丟棄,其和天帝鬥爭的意志仍然在。活著的時候已經毫無畏懼,死了更不會後悔,如果沒有這樣雄心壯志,又怎麼能得來美好的時光?

陶淵明寫這首詩,是借用了古《山海經》的兩個故事,來表達自己的心志。陶淵明寫這首詩時的情形且不細談,只說精衛填海和刑天舞干戚這兩個故事。

《山海經·北山經》原文: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向北二百里,有個發鳩山,漳河水就發源於此中,向東流入黃河。山中生長著許多柘木,山中有鳥,形狀和烏鴉一樣,頭上有花紋,嘴巴是白色的,腿是紅的,這種鳥叫精衛鳥,因為它的叫聲像「精衛」這個音。傳說上古時代,天帝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瑤姬,小女兒叫女娃,有一日,女娃離開居住的宮廷,跑到東海去游泳,結果淹死了,再也沒有回去。女娃的靈魂不甘心,化成一隻小鳥,就是精衛鳥,她常常飛到發鳩山中,用嘴銜起山中的小樹枝,再飛回東海之上,將樹枝投入海中,要把東海填平。東海太廣闊了,精衛鳥的能力太微小了,以致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精衛鳥不停的飛來飛去,嘴裡銜著樹枝,投到東海。

為什麼會有這個故事呢?上古時,當時人類的能力比較渺小,大自然十分強大,人類被大自然壓迫,生命、生活受大自然的威脅,隨時都可能吃不飽,穿不暖,被大自然殺死,我們寫了這個故事,來表達自己不屈服、要去征服自然的決心。

《山海經》還記載了另一則故事《山海經·海外西經》云:「刑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於常羊之野。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而舞。」

刑天是炎帝的戰將,黃帝征伐炎帝時,炎帝戰敗,黃、炎兩個部落合成一體,成為中原。刑天不服,在蚩尤與黃帝的戰爭中,刑天聯合蚩尤共同對抗黃帝,蚩尤戰敗,刑天也被黃帝砍掉了腦袋,葬在田野中。沒有腦袋了刑天,靈魂不滅,他以胸前的兩個乳頭為眼睛,以肚臍眼為嘴巴,一手拿盾,一手拿斧,對著天庭的黃帝揮舞,以示不服。

刑天的形象在今天還能看到,野外的柳樹,被砍去樹冠之後,每年春天,新芽發出,柳條隨風擺舞,正是刑天舞干戚的形象。

不管是弱小的精衛,還是勇猛的刑天,都說明我們古人祖先昂揚的雄心,不屈服的鬥志,就像我們《解放軍軍歌》中唱著「從無畏懼,絕不屈服,英雄戰鬥,直到把反動派消滅乾淨」

相關內容: 陶淵明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山海經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