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民俗及中外民俗的差異

現代民俗及中外民俗的差異

現代民俗及中外民俗的差異

生肖民俗

  什麼是民俗?

  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其實不然。最初人們認為民俗就是古老的、落後的生活習俗,漸漸地發現這個內涵不足以涵蓋民俗的全部內容,民俗這個概念才有了不斷的發展。

  民俗問題,對在座的各位可能比較陌生。通常我們認為民俗就是一種傳統的民間風俗,比如怎麼過年、怎麼做年糕等。其實這僅僅是民俗的一小部分,從學科性質和現代角度講民俗,其內容要廣泛得多,而且同生活的關係更為密切。

  在年輕人看來,民俗就是過去的東西,這是種誤解。民俗包括過去、現在,也包括將來。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認識民俗呢,我準備從三個問題著手來跟大家介紹。

  中國較為流行的民俗觀念首先是民間風俗,比如四時八節:春節、元宵、清明、端午、重陽、中秋等,還有婚喪嫁娶等;另外一種觀念是把民俗看成民間文藝、民間文學,比如傳說故事、神話、歌謠之類;還有一類把民俗看成古代文化在今天的殘留物,比如祭祖等。而國際上普遍認為民俗是一個學科,是指有關民眾或人民的一種文化智慧。所以我們今天講民俗是站在哪個立場上來講要區分開。我今天是站在民俗學的角度來講民俗,與平時的理念不同。

  民俗不是古老的

  一談起民俗,很多人覺得是農村裡才有的,其實不是,城裡人同樣有民俗,大學生也有民俗,比如拿壓歲錢就是民俗。所以民俗是一般人都會有的。

  我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在北京剛學民俗學的時候,費孝通教授給我們上課。費老師是英國著名學者馬林諾斯基的學生,專門研究人類學民俗學。他給我們上課的時候拿了一大堆的英文辭典進教室對我們說:「民俗(folklore)究竟是什麼意思呢?folk就是土裡土氣的鄉下人。」那個時候中國對民俗的理解就是停留在傳統的想法上——民俗是過去。中國從20世紀初引進西方民俗學以後一直到80年代對民俗的理解都比較傳統,其實與國際上的認同相距很遠。國際上的民俗早就有很大發展。

  發展主要有三個方向:

  1、鄉民、樓民向人民發展

  2、文化的殘留物向劃時代發展。

  3、歷史學、現代史學向未來學發展

  民間有句俗話叫:「大俗大雅也。」民俗蘊含著許多「大雅」的東西,不僅是過去的、現在的學科,更是未來的學科。

  我們今天用的「民俗」兩字好像是中華民族創造的漢字,後來出口了,然後又返銷回來了,這兩個字其實是日本字。我們的「民俗學」三個字是翻譯英文的「folklore」,其實這三個字是日本人翻譯的。

  我們不得不正視一個現實:20世紀轉型期間,現在用的很多文字都是經過日本加工過再回來用的,比如說「文藝理論」、「幹部」、「化學」、「物理」等。所以我們「民俗」的內涵已經經過兩次翻譯,先是英文翻成日文,再從日文轉譯成中文。因為日文中有很多漢字,所以我們直接把它們拿來當成中文讀了。因此概念上有很大的混淆,內容有很大的變化。

  民俗是一種生活相

  民俗是什麼?民俗是一種「生活相」。什麼是「相」,這是佛家的用語,佛家對事物有自己獨特的判斷。比如說,什麼是火,火是一種焰相,水是一種流相;什麼是民俗,民俗是一種生活相,一種傳承性的生活的樣子。沒有文字或人規定我們這麼做,但我們會不自覺的進行這樣一種生活方式。

  大家熟悉的傳統民俗譬如春節,春節怎麼過,除夕怎麼過等。前幾天我在中央台做節目,有人問我:「為什麼我們現在過年的年味很少,而外國人的聖誕節、情人節卻很熱鬧?」我說其實我們的年味原來是很濃的。上世紀50年代,我七八歲跟著外婆在過年前半個月就開始忙碌了,一直到正月十五才能歇下來,前後差不多一個月整天都有事情幹。從傳統的習俗講,前後有近60項事情要做:大掃除、祭灶、祭祖等,比如大年初一不能掃地,不能把垃圾丟掉(暗示不能把錢丟到外面去),都有很嚴格的規定。特別是祭祖,把妹妹們全都趕出去,只有我和外婆兩個人呆在屋裡祭祖。沒有任何文字規定我們一定要怎麼做,而這就是一種程式化的風行的規範。

  民俗不光集中在過節上,風行的不成文的生活樣式在生活中還有很多。就拿住來說,我們在城市裡感覺不出來,但假如去了農村,房子就會有一種特殊的樣式:比如江南有廂房式的——左廂房、右廂房,還有過去的有錢人家,家境比較好,房子結構形式更複雜,一層層有很大變化——三進、五進、七進,周莊的沈廳就是七進的,上海郊區一般都是三進的。一進,方位都朝南,左右各一個廂房,為什麼要這樣?我經過研究後發現,其中的道理就是我們說的風水,「左青龍,右白虎」,中間就是最適合我們居住的地方。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或者要避免房門朝北開?這就是一種風水,是一種生活相。我們生活在北半球,冬天寒風從西北過來,就被「白虎」給擋住了;春天東南風一刮,雨水多了,那麼「青龍」也可以擋住。那麼中間這個地方利用了天然的防寒防雨的空間,就是我們的房間。這就是最早的風水的理念,沒有那麼多的迷信,就看風怎麼走水怎麼走,人怎麼在中間選一個好地方居住。這並非人們胡思亂想得出的。古代沒有空調,如何防寒,如何來保持適宜的溫度呢?當然是要靠具體環境的選擇。

  有人認為風水是迷信,當然風水在發展中確實增加了許多迷信的說法,但是我們把這點作為主流而把核心的部分丟掉了,就造成了很大的災難。比如上海這幾年天氣越來越熱,客觀原因來講地球變暖是一個原因。仔細一想,恐怕與我們現在蓋這麼多大廈有關。

  有一年,我陪外國學者從我們華師大到虹橋機場。那個時候剛改革開放,經過虹橋開發區,看到很多玻璃幕牆的房子,有一個老外就跟我講:「你們為什麼要蓋這種房子。」我說我們要現代化呀。他又說:「現代化不是從房子的外形就可以體現出來的。」後來我瞭解,這種玻璃幕牆的建築模式來自北歐,因為北歐寒冷,需要采光。而我們處在亞熱帶,我們需要的應該是散熱。

  進入21世紀,我們的很多觀念都要修正了。過去上山下鄉,父母從信中知道我們在東北吃玉米馇子、高粱都要掉眼淚,認為那是餵豬的雜糧。現在觀念變了,要吃玉米、高粱這種綠色植物,超市裡賣得比麵粉還貴呢!

  民俗、生活相還包括生活的技藝,各種技藝也是民俗。有個材料說考古學家發掘出秦劍,上面塗了一層鉻,專家注意到這種塗鉻的方式在西方也是20世紀70年代才出現的,究竟秦人是如何塗上去的,不得而知。越王勾踐的寶劍,在地底下埋了兩千多年,挖掘開始時發現這把劍已經彎了,但是考古人員一打開,又神奇般地直了。我們現在能模仿這把劍的樣式,卻達不到那時的工藝。

  中國古代燦爛文明的發展就是依靠大量的生活的技藝--民俗來創造。可惜的是這些技藝我們沒有從學科上加以整理。我們古人也沒有重視這個問題,認為彫蟲小技,壯夫不為也。尤其是文人,所以又把這些東西隨意地扔掉了。這樣一來,對我們國家的確是很大的損失。我們今天要重新認識民俗,千萬不能停留在民俗就是風俗習慣這個狹隘的觀念上。以上是第一點,從生活層面看民俗。

  民俗的文化層面

  第二個方面,從文化層面來講,民俗是一種文化的模式。這種模式往往是無形的、口頭的、和非物質的。但確確實實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對於這種無形的、非物質的民俗文化現象要給予更多的重視。比如《梁山伯與祝英台》是大家熟悉的優美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最近幾年,《梁祝》正在爭取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其實這個問題兩年前就開始了。但一開始就有很多問題。其中一大問題是各地都說《梁祝》是自己的,比如寧波人認為梁山伯是鄞縣(今奉化縣)縣令;上虞人說祝英台故里就在紹興的上虞;杭州人也據理力爭,萬松書院主人公讀書的地方呀……其實《梁祝》是哪裡的並不重要,關鍵是《梁祝》反映了中國人某一階段的婚姻模式。遠古的時候,越地的女性都比較剛烈,魏晉南北朝時北方的文化向南方轉移以後才有了《梁祝》,從剛烈走向柔和,向儒學發展。所以《梁祝》文化實際上反映的是一種社會轉型期之間的新的婚姻文化模式,和人們對兩性祈求的心理,表達了對愛情的忠貞和生死不渝的情感,這是典型的中國男女兩性之間的無形的口頭的關係。

  無形的口頭模式其實相當多,不僅在中國,在國外也是。我有一個學生在澳大利亞學習,請當地老師來家裡吃飯。其中有一道湯,老師喝完覺得很鮮。問他是什麼,他說是野鴨子。老師大吃一驚,馬上說澳大利亞抓野鴨子是犯法的。學生恍然大悟,說下次一定注意。可沒料到過了三天,一張罰款單來了,動物保險委員會罰他5000澳元,把他一年半勤工儉學的錢全罰走了。在中國看來這個老師有問題,鴨子也吃了,還告狀?但在澳大利亞,這樣做是很正常的,老師不告發反而有問題。這也是一種文化模式,我們現在更要關注這種文化模式。

  譬如日本也有它獨特的文化模式,像櫻花情結:在日本一到櫻花要開的時候,整個國民都會很興奮。2000年我在日本民國大學當教授,剛好遇上櫻花節,天很冷,但是櫻花開的時候,櫻花樹下擠滿了日本人。當地氣象預報還會每天報道櫻花的開放凋謝情況。外國人對櫻花的感覺是不太艷麗,但是日本人就感覺到櫻花和自己的生命差不多,不求生命的長短,而是求生命的燦爛。日本的武士道、談情說愛都和這個有聯繫。渡邊淳一的《失樂園》,情節很簡單:中年男子外遇一個少婦,兩家的家庭條件都很好,但兩人想結合在一起。開始雙方家庭都不同意,後來終於離成了,兩個人可以自由自在地住在一起了,結果卻在做愛過程中自殺了。這就是日本典型的生命文化,在他們看來,生命、愛情不在於長短,而在於能不能達到最高點。他們感到把各種困難都排除的時候,他們的愛情是最輝煌的,如果再相守下去,兩人感情溫度肯定會下降,所以還不如在愛情至高點死去,最美好的就成了永恆。所以他們把櫻花當作生命的象徵。

  民俗在歷史上

  利用民俗這種文化模式對國家進行管理,這在中國古代就有了。漢代史學家曾說:「為政之要,辨風正俗,最其上也。」要正確處理風俗,駕馭它以為統治服務。各個朝代都有相應的措施,效果和對現代影響比較大的就是清朝滿族的措施——滿漢一體化的政策:第一是提倡孝道。原來滿族人孝道的概念比較薄弱。清前期的歷史總好像是隱隱諱諱的,特別是關於順治帝的母親。實際上歷史的真實恐怕不會像現在的文人所寫的那麼曲折纏綿。習俗上他的母親應該是嫁給了他的小叔子。滿族不僅在婚姻觀念與漢族有較多的不同,其它文化習俗方面與漢族有更大的差別。

  過去,我們的歷史教材上沒有關注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後來清政權是怎麼穩定下來的?根據國外的研究來看,當時的滿族就是利用滿、漢族的文化模式來整合對待漢人的。他們把兩個文化模式交融。比如說,當時是亂世,不能提倡忠,只能提倡孝。清前期的皇帝無一例外地提倡「孝」。假如你們熟悉中國歷史和文學史的話,應該知道李密的《陳情表》,就是拿著「孝」來作擋箭牌,不願出去做官。所以「孝」文化模式,往往成為中國亂世時期,統治者治理國家的一塊牌子。

  第二,清統治者採取了同漢族人的婚姻文化模式。就是不能強搶,要明媒正娶。不僅如此,滿人娶漢女還要向上級報告。相反,漢人娶滿族的女孩,不用打報告,只要按照漢人的六禮娶回來就可以了。所以事實是,當時滿族人只有三十多萬,而漢族人有近一億。後來滿族還是統一了整個中國,這就是歷史事實。當然,清統治者在某些方面也堅持了他們自己的文化模式,比如髮式方面。因為滿族人認為頭髮是天和人相互溝通的載體,所以一定要堅持滿族人的習慣,出現了「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慘烈的文化整合。由此,這種綜合了滿漢兩族文化模式統治了中國至少三百年。

  民俗是民眾群體反覆積澱構成的,是一個民族共同文化的共同感,是無意識和有意識、理性和非理性的交織,是國家思想和文化的原型和起點。民俗行為規範背後的思考原型,對人類的思想和民族的發展影響很大。我們過去

眼下,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專家正對一個來自內蒙古的不明「怪物」進行身份鑒定——
   2004年,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農民張永平在推土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塊貌似石頭狀的「怪物」,它既沒鼻子也沒眼睛,摸上去感覺像團肉;它不會因高溫而腐爛,也不會因低溫而僵硬;它一天天不斷長大,身上的「傷口」也可自動癒合。更奇怪的是,有人喝了浸泡過它的水後,困擾了多年的頭痛病竟然消失了。人們開始對這個「怪物」進行各種揣測,有人說它就是傳說中的「太歲」;有人說它是《本草綱目》中記載的「肉靈芝」……
   一年後的今天,內蒙古方面將這個疑似「太歲」的切片樣本郵寄到了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該院的施蘇華教授等專家將通過先進的遺傳系統分類技術給其驗明正身。
   這個「怪物」究竟是不是「太歲」?「太歲」究竟為何物?記者特地走訪了中山大學、中科院廣州微生物研究所的權威專家。
   本報早在2000年就已經開始關注「太歲」,當時一些專家的看法到現在仍是「太歲」研究的主流聲音。

  □背景鏈接
   《山海經》、《本草綱目》等古籍中對太歲均有詳盡記載,稱其為「肉芫」,「視肉」等。晉代著名學者郭璞註釋《山海經》時,對「視肉」作的解釋是:「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其為「本經上品」,具有「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的特點。
   另據史料記載,太歲是古人假定的一個天體,它和歲星(木星)運動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太歲到了哪個區域,相應的就在哪個方位地下有一塊肉狀的東西,它就是太歲的化身,在這個方位動土就會驚動太歲。這就是「太歲頭上動土會有災禍」的由來。
   1 正在為「太歲」驗DNA 極有科研價值,可能對人類生命科學研究有幫助
   幾經周折,記者昨日下午在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的實驗室裡拜訪了負責這次樣本分析研究的施蘇華教授。儘管施教授稱在鑒定結果沒有出來之前不願就此過多發表自己的觀點,但她還是透露了一些關於研究的最新進展情況。
   施教授說,目前可以初步肯定這個「怪物」就是「太歲」。而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實驗室對「太歲」身份的鑒定工作,只是眾多紛繁的「太歲」研究工作中一個小小的環節。她和她的研究生目前正利用一些先進的手段對這個樣品的分子系統、分類定位等方面進行實驗研究。簡單地說,就是通過一些基本的參數去找出該物質的DNA序列,然後根據基因分析的結果,看看它屬哪類物質,或者與哪類物質比較接近。
   記者在現場看到,「太歲」樣本的切片已成了實驗室裡最重要的研究對象,此刻它在先進的實驗儀器中接受著各種數據分析。「太歲」切片樣本從內蒙送至廣州研究已有幾個月了,但讓施教授出乎意料的是,「這個東西遠比她想像的要複雜」。她說:「從目前的研究看,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組成『太歲』的物質不止一種。」而具體是何物質組成,施教授則未予透露。她說,「謎底」必須在所有實驗完成後才能出報告。
   不過施教授也表示,關於「太歲」的研究從科學上來講,的確是非常有意思、有意義的。因為據說「太歲」能自己生長,而且繁殖能力和修復能力很強,因此關於其生物能量來源等問題就很有科研價值。如果這些難題能一一破譯,說不定將來會對人類生命科學研究有極大的幫助。
   2 基本肯定是黏菌群復合體,有專家大膽推測可能是一切動物的祖先
   本報記者隨後又聯繫到中科院廣州微生物研究所的李泰輝研究員。對於這次內蒙古又發現疑似「太歲」的物體,李泰輝研究員的第一反應是「並不奇怪」。他說,從古到今有關發現「太歲」的消息就不斷傳出。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內蒙古、吉林、山東等地就先後有報道。李泰輝說,無論是民間還是科學界,都一直對「太歲」大感興趣,上世紀90年代初,他和北京、吉林、陝西等地的科學家已紛紛展開對「太歲」的研究。
   說法一:黏菌群復合體
   專家通過高倍顯微鏡觀察發現,組成「太歲」的是非常多的菌體,而且品種各異。結合「太歲」的個體帶有一定彈性,還不時分泌出有絲性的黏物等現象,當時專家的結論是,所謂的「太歲」應該就是一種「特大型罕見黏菌復合體」。既有原生質生物的特點,也有真菌的特點,是活的生物體。專家估計該黏菌是以細菌、酵母菌、黴菌孢子等其它微生物為食,以纖維素、兒丁質、甲殼質等為營養,含有蛋白質約50%,以及核酸、酵母菌和黴菌等。但當時受科研儀器的限制,沒有對這些菌體作更深入的分子分析。
   說法二:粘細菌
   吉林大學微生物專家解釋,「太歲」是介於原生物與真菌之間的粘細菌,生活於土壤中,生命力極強。
   說法三:高等真菌
   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白玉華教授將「太歲」切片後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其體內具有菌絲,初步確定為高等真菌。
   說法四:並非黏菌群復合體
   中科院微生物所形態學專家茆曉嵐多年前曾研究發現,該物體含大量的水;做蛋白質實驗,沒有蛋白質反應,也沒有核酸反應。而放於火上燒,能聞到嗆鼻的味道,他估計有醛基、醇基或羥基成分。因為黏菌必須具備蛋白質和核酸成分,因此他判斷「怪肉」不是黏菌群復合體。
   有專家還認為,「太歲」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活體標本,是「人類和一切動物的祖先」。但李泰輝研究員和施蘇華教授都表示,雖然「太歲」為黏菌群復合體的說法基本可以認定,但關於「黏菌群復合體」這一概念是非常模糊的,還不能清楚解釋「太歲」為何種物種,惟有通過分子系統分析等研究,才能將「太歲」身上的秘密一一揭開。
   3 熱捧多年只因至今仍是謎 科學界對全球菌種研究只有5%
   其實科學界對「太歲」的研究早已陸續開展,但為什麼這麼多年來,無論是民間,還是科學界對「太歲」的熱捧依然有增無減呢?專家認為當中有兩大原因。
   首先是因為民間對「太歲」的傳說從古至今一直流傳,而且一些相關的記載很懸乎,比如說,秦始皇曾認定「太歲」為長生不老的靈藥,命令徐福率部下千方百計找尋。而據古代文獻記載,在中國北方民間,「太歲」是一種傳說中的凶神。俗語中就有「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犯太歲」等說法。因此,每當各地發現有疑似「太歲」的生物後,人們就會異常關注,媒體爭相報道炒作。
   其次,科學界目前的研究結果還未能清楚解釋組成「太歲」的菌群復合體究竟為何物。李泰輝說,全球的科學家對於菌類的研究還非常有限,目前存在於自然界的包括黏菌在內的真菌大約在150萬-200萬種,科學界大約只對其中5%的菌類品種有研究,仍有過百萬以上的菌類尚未能驗明正身。因此,專家毫不諱言說,即使這次中山大學對該物質的分子系統有新的研究進展,科學界依然還難以給這個複雜的生物正式冠名。

內蒙古太歲
   發現時間:2004年發現地點: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烏蘭圖克鎮紅旗村
   特點:手感和肉一樣;它夏天不會因氣溫高而腐爛,冬天也不會因溫度低而僵硬;它身上的「傷口」能夠自動癒合;它無異味且在不斷地長大。長約52厘米、寬約40厘米、厚約20厘米。

瀋陽太歲
   發現時間:2005年發現地點:瀋陽新城子區清水台特點:黑乎乎、軟綿綿的就像海綿,還有根

吉林樺甸太歲
   發現時間:2002年5月發現地點:吉林樺甸夾皮溝雲峰村雙合屯
   特點:重49公斤、長約140厘米,厚15-17厘米,逕寬約47厘米。從外觀上看,呈「八」字形。

內蒙古太歲
   發現時間:1999年發現地點: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特點:重4.85公斤,頂部直徑0.25米,分佈著放射狀褶皺,高0.12米,攔腰周長0.67米。側面觀察,能夠分辨出一圈一圈的紋理,像是生長年輪。底部直徑近0.19米,灰黑色。除最底部約0.02米厚的地方為紅褐色外,其它地方均為淺黃色,整體韌性很大,掰不動也撕不開,像塊牛皮筋。
   □「太歲」疑團
   疑問1:「太歲」真能治病?
   專家建議:不要輕易服用
   早前發現「太歲」的內蒙古農民透露,他的親人喝了浸泡過「太歲」的水後,治癒了多年的頭痛病。「太歲」真的能治病嗎?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這樣記載的:「肉芫狀如肉,附於大石,頭尾俱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澤漆,黃者如紫金。」這個被稱作「本經上品」肉芫,就是民間所說的「太歲」,書中還介紹了它對一些疑難病症的特殊療效。
   但現在的專家認為,太歲屬於原生動物及真菌類,品種十分複雜,加之其來源於土壤,自身可能會附著各種有害生物或者有毒物質。專門從事食用菌研究的李泰輝研究員認為,雖然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食用「太歲」會產生不良反應,但建議在沒有弄清楚「太歲」的物質組成前,人們還是不要輕易服用。
   疑問2:「太歲」到處都有?
   專家結論:南方較易發現
   早前還有消息說,除了在內蒙古、吉林的土地上發現「太歲」外,在連雲港等海濱城市的海灘上也有類似「太歲」的物體出現。對此,李泰輝的意見是,九成可判斷「此太歲」並非「彼太歲」。判斷的原理是,鹹水菌群不一定能活在淡水中,同理,淡水菌群也難以活在鹹水中。他還指出,類似「太歲」這樣的黏菌群復合體並不罕見,在南方一些潮濕地方也很容易發現。
   疑問3:「太歲」個頭龐大?
   專家結論:說不准
   為什麼在內蒙古等地發現的「太歲」會如此龐大呢?和它生活的地域有關係嗎?和它的「年齡」有關係嗎?李說,在最終的研究結論出來前,這些問題都「說不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這個「太歲」對不良環境的適應能力非常強。因為一般來說,黏菌可通過「吃」細菌來維持生命,而潮濕的地方比較容易滋生細菌,因此成了「太歲」的樂土。人們在潮濕的下水道和宅基地下,會有一些小團的像「肉」一樣的物體,只是它們的個體都偏小,人們並沒有引起注意。它們可能都是「太歲」。

相關內容: 民俗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生肖民俗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