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大全:清明節

節日大全:清明節

節日大全:清明節

二十四節氣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節氣,它標誌著萬木凋零的冬天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將要來了。這時我國的大部分地區氣溫轉暖,萬物萌發,讓人覺得格外清新明潔,故稱清明。古書中也說︰‘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矣。’因此,深受人們喜愛。特別是農民非常重視這一節氣,據此而安排農活。

節日的‘清明’與節氣的‘清明’既聯繫又有區別。從聯繫上看,清明節是從‘清明’這一節氣演化而來的,在二十四節氣中,只有‘清明’和‘冬至’兩個節氣演化為節日。從區別上看,節氣只是時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有某種風習及紀念意義。

相傳在秦朝末年,漢高祖劉邦打敗了西楚霸王項羽取得天下之後,回鄉想要拜祭父母的墳墓,卻因連年戰禍,一座座的墳墓長滿雜草,墓碑東倒西歪,有的斷落,有的破裂,無法辨認碑上的文字。

劉邦非常難過。部下翻遍所有的墓碑,直至黃昏日落,依然沒法找到他父母的墳墓。最後,劉邦從衣袖裡拿出一張紙,撕成許多小碎片,緊緊捏在手上,然後向上蒼禱告︰‘爹娘在天有靈,目下風刮得這麼大,我把這些小碎片拋向空中,如果紙片落在一個地方,風都吹不動,就是爹娘的墳墓。’說罷,劉邦把紙片向空中一拋,果然有一片紙落在一座墳墓上,不論風怎麼吹都吹不動,劉邦跑過去仔細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劉邦欣喜得不得了,馬上傳人重為整理墓塋,而且從此以後,每年的清明節一定上墳。後來,民間的百姓也和劉邦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都到祖先的墳墓祭拜,並且用小土塊壓幾張紙片在墳上,表示這座墳墓有人拜祭。

也有說在春秋時代時,晉國大公子重耳遇奸人所害,忠臣介子推護送重耳離開晉國。由於介子推希望重耳能安然返國,做個勤政愛民的國君。因此在流亡期間,介子推仍盡心盡力的照顧重耳,甚至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吃。十多年後,重耳終於回國並當上了國君,成了後來的晉文公,並一一犒賞曾協助過他的人,卻將介子推遺忘了。經旁人提醒後,晉文公才趕忙請介子推前來領賞,誰知介子推已帶了他的母親到深山隱居了,晉文公和臣子在山中尋了許久,仍遍尋不著。這時有人獻計放火燒山,認為介子推是有名的孝子,一定會背著母親跑出來。然而大火燒了很久,仍不見介子推出現,等火熄滅了後,人們才發現介子推背著他母親,已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晉文公見了後相當傷心懊悔,就把這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人民禁止用火一天,以紀念介子推的忠誠。而清明節亦是由寒食節演變出來的,至於祭祖掃墓的習俗,亦是由古人祭拜介子推慢慢演變成的。

另一種說法則與上古時代的葬禮風俗有關,話說遠古之人在安葬死者時只打墓坑而不建墳,即有所謂‘墓而不墳’,後來發展到有墓且有墳,掃墓習俗就由此衍生,後世人更把墓祭納入五禮中,即有所謂:‘土庶之家,宜許上墓,入五禮,永為常。’

《韓詩》:‘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袚除不祥。’

《新論》:‘太原郡民,以隆不火食五日,雖有病緩急,猶不敢犯,為介之推故也。’

《後漢書.左周黃列傳》:‘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鹹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

《四民月令》中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塗鄛穴,具槌、峙、簿、籠。’

這時候的清明節,和寒食節還沒有任何關聯。

公元二○六年,曹操頒布(明罰令)時,寒食節的日期,由冬天變成‘冬至後百五日’。

《祭介子推文》載:‘太原鹹奉介君之靈,至三月清明斷火寒食。’

《歲時雜記》中載:‘清明節在寒食第三日,故節物樂事皆為寒食所包。’

這時候寒食和清明的日期接近,界限逐漸模糊,但是此時的節日習俗仍以寒食為主。

《東京夢華錄》所載:‘寒食第三日,即清明也,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這時已有了轉變,由於吸收了寒食祭墓的習俗,清明的重要性逐漸增加,終於完全取代了寒食的地位。

掃墓的習俗由來已久,相傳自西周開始,清明時節到墓前祭祖或掃墓的習俗已興起,及至唐朝,掃墓祭祖之風盛極一時。唐明皇在開元二十年(公元七三二)發佈詔令︰‘寒食上墳,禮經雖沒記載,但近世已相沿成俗,從今以後寒食上墳祭掃的習俗就固定下來,永不改變。’在民間,上至達官貴人,下至百姓庶民皆對此習俗甚為重視,並把祭掃日期定為寒食節,即是清明節的前一兩天,寒食節與清明節可謂二合為一了。

到了宋代,朝廷規定從寒食到清明掃墓三天,當時的‘太學’、‘武學’也都放假,以方便師生掃墓郊遊。所以宋代掃墓已不局限在寒食節,而更多的是在清明節。

史書記載,清明這一天,‘官員士庶,但出郊省墳,以盡思時之敬。’從此,清明節上墳祭掃的習俗就逐漸固定下來。

上墳祭掃,寄托哀思,雖然不像初喪時那樣悲痛欲絕,但觸景傷情,也難免籠罩一片愁雲慘霧。明代劉桐在《帝京景物略》寫道︰‘三月清明日,男女紛紛掃墓去。在親人墓前,有的虔誠地跪拜,有的灑酒祭奠,有的低聲哭泣,有的為墳墓除草添土,有的焚燒紙錢或把紙錢壓在墳頭……。’

清明節掃墓的習俗,之所以一直流傳至今,這固然與中國古代宗法制度和由此派生出來的孝親觀念有密切關係,也與土葬習俗有關。因為土葬的墳墓經過一段時間的風吹雨打,墳墓上的土壤容易流失。特別是春分一過,大地回暖,雨水增多,冰消雪融,草木萌生,人們自然而然會想起親人的墳墓會不會因雨季來臨而產生塌陷的危險?有沒有狐兔在穿穴打洞?所以需要上墳觀看,一方面清除雜草,給墳墓添加幾鍬新土;另一方面準備一些祭品,燒幾張紙錢,表示對逝者的哀思。

我國人民重孝道,講求慎終追遠,表現在行動上,莫如祭祀祖先。掃墓又叫墓祭、祭掃、上墳,就是祭掃親人的墳墓,表示對親人的思念和尊敬。自古以來,歷代都有掃墓的日子,各處鄉村各處例,不同地方在不同的日子去拜祭祖先。雖然日期不一,總是離不開清明前後一個月內。清明節是一個紀念先賢和懷念他們過去恩德的日子,值得把這優良傳統習俗代代傳下去。

掃墓可分修整墓園、祭祖及壓紙三個步驟。

修整墓園主要是清掃墓地,剷除雜草樹根,修復損壞的部分,或重新描寫墓碑的字跡,使其煥然一新。拜祭前,如發覺穴前雜草叢生或墓穴有輕微的損壞,亦可先行清理或維修,使先人陰宅居所煥然一新後才開始拜祭。拜祭時要專心及誠心,這才容易得到先人的福蔭。

‘壓紙’又叫‘掛紙’,就是替祖先修理房子的意思。所用的‘墓紙’呈長方形,顏色有黃、白及五色等三種。掛紙之前,先剷除墓上叢生的樹枝野草,再將墓紙兩三張一疊折作波紋狀,用小石塊分別壓在墓頭、墓碑及墓旁的‘后土’上。也有些地區不拘數量及方位,直接的將墓紙按入墓土之中。如果說,墳墓是祖先死後居住的場所,那麼掛紙就象徵子孫一年一度為他們的居處所添的新瓦。同時,掛紙也具有識別的作用。到了清明節,凡是墓頭有墓紙的,就表示這座墳有子孫來祭掃。反之,就是無人祭拜的孤墳。‘掛紙’後,還要準備簡單的供品來祭墓,燒紙錢,這樣才算完成了‘掛紙’的儀式。

‘培墓’則是較隆重的祭墓儀式。通常新墓要連續培墓三年,而過去一年中有娶媳婦或生男丁的家庭也要培墓。培墓時要準備三牲(祭后土)、五牲及菜碗(祭墓),還得準備各種紙錢、燭炮、以及‘子孫燈’,燈上以硃筆寫上‘子孫興旺、添丁進財’,或‘財丁兩旺、富貴雙全’。培墓的人家一定要準備一對子孫燈,在墓前點燃,然後帶回家,象徵子孫興旺。

清掃墓園後就開始祭祖,帶備香燭、冥鏹及各種三牲祭品,祭品主要包括鮮花水果、飯菜、燒肉、雞、豆腐芽菜、燒酒、茶水或一些先人愛吃的東西等,在衣紙方面,有些人祭祖會買一套‘祖先衣服包’,裡面樣樣有齊,例如‘溪錢’、‘冥錢’、‘金銀紙’、‘元寶’及‘幽衣’等。向祖先的墳墓拜祭,以表達人人孝子之心,向先人致敬。以牲禮或菜碗先祭拜墳墓的守護神后土,再燒香拜祭祖先墳墓。在先人陰宅附近的墓穴,每墓插香三枝,亦可收睦鄰之效。

拜祭先人的祭品,可豐儉由人。亦可以跟據先人的宗教及喜好而選用,例如拜祭敬奉基督的先人,則可選用鮮花及白臘燭等祭品。但如先人生前不喜歡的物品,切忌使用,以免相沖,帶來不吉之事。‘壓紙’又稱掛紙,是把黃白式或五色的長方形紙,以石頭壓在墓碑、墓頭及墓旁的后土上。壓紙有‘掛錢’,供祖先花用之意,也表示子孫已祭拜過祖墳。習俗上,很多人亦會利用附薦袋(紙寶的一種),放進一些紙寶禮物如金銀……等,火化給先人。這要注意的是記緊要把先人名字及籍貫或生日寫在附薦袋上,封口後,在袋口外用膠水貼上幾張溪錢或冥錢,這是給送物品的鬼差們作小費,這樣便可以保證你的先人一定收到你們的禮物了。

接下來是燒紙錢,點燃鞭炮。拜祭後,要等待火種全部熄滅後,才可離開,以免山火的發生,使先人陰宅受到不必要的損害。離開前可將一疊奚錢用石塊壓在墳頭上,俗例稱之為‘責白’,代表著這墓已被後人拜祭之意。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新山不過社’的習俗,意思即是說如果是去年清明節後所做的山墳,拜祭先人的日子要提前到‘春社’之前。春社通常在清明節前的十幾天,我們可以從‘通勝’首頁‘春牛圖’之下查看而得知。

在祭墓時,人們往往還要折幾枝柳枝帶回家,插在門楣上,或者用柳枝編成柳帽戴在頭上,民諺有‘清明不戴柳,紅顏變皓首’,又有‘插根柳,活百九’之說,認為插柳可以防蛇蟲鼠蟻,驅邪長壽。

在清明期間,除了掃墓祭祖外,因此時正值風明媚的春分時刻,所以自古以來一直都是民眾戶外踏青的好時機。許多大型的戶外活動,如蕩鞦千、拔河及放風箏等,皆選在這個時侯舉行。到了近代,因娛樂活動多元化,許多活動至今已難得一見了,僅存掃墓為主要的習俗。踏青也是郊遊。古時候,在清明節當天,人們在掃墓祭祖後,喜歡扶老攜幼,三五成群的到郊外旅行。這個習俗一直留傳下來,成為了今天郊遊的習俗。

相關內容: 節日清明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二十四節氣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