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啟所作的《清明呈館中諸公》,含蓄委婉地抒發了遊子的鄉思

高啟所作的《清明呈館中諸公》,含蓄委婉地抒發了遊子的鄉思

高啟所作的《清明呈館中諸公》,含蓄委婉地抒發了遊子的鄉思

古代典籍

高啟,字季迪,號槎軒,隱居於吳淞青丘,故自號青丘子。元末明初時期著名詩人,他才華高逸,學問淵博,能文,尤精於詩,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高啟所作的《清明呈館中諸公》吧。

清明呈館中諸公

高啟 〔明代〕

新煙著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誇。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盧女門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詔,擬沽春酒醉京華。

譯文及註釋

譯文

一樹樹楊柳披拂著新火的輕煙,沿隨著官牆透迤蜿蜒;杏仁麥粥香氣溢散,家家戶戶互相饋送,一片騰歡。

都城南京的城郭四周,舉目但見無盡的青山;節逢清明,更令客子無不把家鄉深深懷念。

看那卞壺祠邊春草迷亂,莫愁女的故居前已被落花鋪滿。

幸虧還有館中諸公共同作伴,不妨打來美酒痛醉一番。

註釋

館中諸公:即史館中一同修史的宋濂、王禕、朱右等十六人。館:指翰林院國史編修館。

新煙,古時風俗,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禁火冷食,次日重新生火,故曰新煙。禁垣(yuan):皇宮的圍牆。

杏酪(lao):傳統習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仁作粥。

白下:南京的別稱。

卞(bian)侯:卞侯即晉朝的卞壺。他曾任尚書令,後來在討伐蘇峻的叛亂中戰死,被埋葬於白下。

盧女:即莫愁,古代善歌的女子。

待詔:明代翰林院所設官職,主管文件奏疏。此指修史。

京華:即京都。

創作背景

詩人高啟於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在南京與宋濂等人編修《元史》始成,其正值清明時節,詩人與翰林同官唱和玩樂,寫下了這首詩。

賞析

清明節,舊時風俗為人們掃基祭祖的日子,所以最易觸發客居在外的遊子的鄉思。這首詩所抒寫的心情也大抵如此,只是它表現得特別含蓄委婉、曲折隱微,在高啟的律詩中又是一種格調。

「清明無客不思家」,既曰「無客不」,自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在內。不過,全詩直接抒寫思家之情語,僅此一句,其餘則著力描寫最物,如垂柳、杏酪、青山、芳草、落花等,可謂色彩繽紛,明麗如畫,甚至有畫所難到者。但這一切,似並未使作者陶醉,從而消釋其思家之情,相反地,見景生情,反而更襯托、引發了他的思鄉情。

官牆外的垂柳,絲絲弄碧,新煙縈繞;人家所精心製作的杏酪,散發出陣陣的芳香。這風光節物無不在告訴作者清明節的到來,自然也會喚起他往歲在家鄉與家人共度佳節的種種回憶。這一來,客居青山環繞的京師金陵的作者,自然便思念起家鄉來了。

「卞侯墓下迷芳草,盧女門前映落花」,五、六兩句,意更深曲複雜。迷芳草,芳草萋萋,一片淒迷,化用《楚辭·招胞士》語:「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婆婆。」已寓有思歸之意。而作者偏又以芳草與卞侯墓並置,以落花與莫愁女映照,似更富有富貴難久恃,盛時難長留的感慨。

作者來京前曾寫道:「北山恐起移文誚,東觀慚叨論議名。」(《被詔將赴京師御別親友》)於《赴京道中逢還鄉友》詩中又曾寫道:「我去君卻歸,相逢立途次。欲寄故鄉言,先詢上京事。」對自己來京任職內心顯然已有矛盾和疑慮。加之寫罷此詩後僅四個月,朱元璋召見作者,面授戶部侍郎,他卻固辭不受,遂被放還。因而,在他的思家之情中交織有上述的感慨,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也正是因此,他才寫出了末尾兩句的強自寬慰之詞:幸而有幾位同院的故友,可與沽酒共飲,一醉京華。其意正是針對暗含於上述節物風光描寫中的寡歡、不幸心情而言,而「醉京華」之「醉」,也是為了譴悶寬懷而醉,而非緣歡快而取醉。

相關內容: 清明高啟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