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建築外部空間形態的更新

中國傳統建築外部空間形態的更新

中國傳統建築外部空間形態的更新

生肖文化

傳統民居外部空間形態的更新主要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通過擴建來更新和完善傳統民居的外部空間形態;二是住宅類模式;三是現代綠色建築體系對傳統民居的充實與提高

  1、擴建設計與民居形態的更新

  擴建是指在原有民居的基礎上或在原有民居關係密切的空間範圍內,對原有建築功能進行補充或擴展的新建部分。傳統民居擴建部分的設計,不僅要考慮擴建部分本身的功能和使有要求,還要處理好擴建部分與原傳統民居的外部及內部空間形態的聯繫與過渡,從而保持該傳統民居的延續性。

  2、住宅類設計模式

  傳統民居不是每一種形式都值得我們去延續和再現,必須從眾多的傳統民居形式中,找出地域特色的範式來,範式與形式不同,形式多而繁雜,範式具有典型意義。通過去粗取精,提煉範式中有形的和無形的某些要素,在住宅設計的創新中得以再現,從而研製出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住宅類設計模式

  住宅類設計模式的存在意義在於使傳統的居住模式,能適應新時代的居住生活,它的作用不僅豐富了當前頗為雷同的居住模式。傳統民居模式,推陳出新的結果,為住宅設計增加了新品類,更重要的是中國的現存民居是我國的豐厚的文化財富,它的衰危與消失,將是一筆不可估量的損失,住宅的類型設計模式的出現,給民居保護與更新以啟迪,給民居在新時代下開拓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住宅類設計模式的發展空間也有一定的容量和範圍,並非是和當前大規模建築的單元式住宅一樣,大面積推廣。對於在存量較大的舊住宅群中,類住宅設計方式的採用可以很容易達成新與舊的對話,保持原居住環境的完整與統一。在舊區改造中,如果能保持原有的社區,使原住宅對新環境認同,保持原有的交往行為,住宅的類設計模式,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傳統民居模式,常受地域自然條件和人文條件的限定,而呈現出明顯的地域屬性,住宅類設計模式,易於表達住宅地域特徵,而這種類設計模式也最易體現建築師們追求的人文主義精神。

  就傳統民居的可持續發展而言,繼承地方建築的傳統文脈是住宅設計創新的一條有效途徑,這是從過去到現在的持續發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傳統民居都是這種發展前景,有的悄然退出歷史舞台,有的倖存至今或成為文物,或繼承為人們提供一個“勉強”空間。因此,在繼承優秀建築文化傳統時還必須瞭解和研究傳統文化的內涵。只有這樣,才能使倖存的“勉強”空間得到根本的改善,使歷史的文脈在“類設計”中得以持續發展。

  1999年,在北京召開的UIA第20屆建築師大會的學術主題是“21世紀的建築”,在“建築與文化”議題中提到:建築設計一方面要涉及世界優秀建築文化,但同時要看到世界文化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另一面,與此同時更需要重視發掘、繼承和發揚地區文化。由此可見,住宅類設計模式是傳統民居的持續發展、走向未來的有效途徑。

  3、現代綠色建築體系對傳統民居的充實與提高

  傳統民居有很多在創造綠色建築的方法與技術上的成功之處。但另一方面,由於受客觀條件所限(如經濟、觀念、科技水平等),同時也存在著大量問題。如窯洞夏季多潮濕,通風不好;北方民居多以燒煤取暖,對環境產生嚴重污染;民居居住條件大多不盡人意。

  所謂現代化的技術設備(如空調技術)應用於建築,一般都有耗能大、污染環境的特點。當今社會、時代在前進,生產方式在改變,科技的發展也遠非過去所能比的,這為完善民居的“綠色”形態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我們應利有這一優勢,挖掘傳統民居的“綠色”本質,使傳統民居與現代技術相結合,注入新的“血液”,對傳統民居進行充實與提高,使其產生新的生命力。

  結合現代技術,使傳統民居中的自然空調技術與手法更加發揚光大,節約空調能耗。生土建築(如窯洞)充分利用了地下土壤熱容量大而恆溫的性能。我們應在此基礎上研究土壤蓄能(地冷、地熱能)的利用技術(埋管技術、地道風利用技術)。傳統民居中很多綠化方法,防止夏季過熱,調節小氣候,達到了自然空調的效果。我們可考慮利用生物技術,使立體綠化(底層庭院、各層平台、屋頂種植、溫室、牆面)技術結合自然條件和氣候特徵更加完善,容易實現。傳統民居中的穿堂風、內天井,四合院等空間佈局處理手法,自動調節室內氣候,應注意加以借鑒。

  太陽能、風能、土壤蓄能、生活廢棄物焚化物、沼氣能的利用技術,可以改變傳統能源消耗結構,減少對環境污染。太陽能可轉化為熱能(太陽能集熱器、太陽能灶、太陽能熱水器),還可轉化為電能的實用技術。

  對傳統民居中的諸如火炕、火牆的能源循環利用和建築節能構造等技術、設備應加以消化與提高。

  現代除濕防潮技術,可改善傳統民居的居住條件。

  新型建築圍護結構、新型多功能建築節能材料也可考慮應用於傳統民居,並借鑒傳統民居就地取材的經驗,大力發展天然無害的“綠色”裝飾材料。

  當然,完善與提高也包括建築的佈局、平面、空間設計。

  人的思維與觀唸經歷一定時期,易形成定勢,抱著舊有的東西不放,造成對新事物難以接受。在研究過程中,我們應注意加強“綠色”思想的宣傳,提倡節能,保護自然,是大家形成一種共識。

  梁思成先生早年提出傳統建築創作要“中而不古,新而不洋”,既就是為了追求和反映時代特徵,又不洋化,也不抄襲和照搬傳統建築的新建築風格,而是從西方高技術中吸取有利於我國傳統建築發展的經驗技術,為我國傳統特色服務。在這一思想文脈中把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理解提高到一個新境界,我們應當據此把握時機,打破傳統的束縛,探索新的空間,發揮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優勢,保持文化內涵,走出傳統建築創新的正確發展之路。

相關內容: 傳統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生肖文化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