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放言五首是哪五首?放言五首闡述了什麼樣的哲理?

白居易的放言五首是哪五首?放言五首闡述了什麼樣的哲理?

白居易的放言五首是哪五首?放言五首闡述了什麼樣的哲理?

白居易

放言五首是哪五首詩?放言五首闡述了怎樣的哲理?今天本站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白居易的放言五首。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放言五首簡介

《放言五首》為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組詩作品,是一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詩。在這五首詩中,作者根據自己的閱歷,分別就社會人生的真偽、禍福、貴賤、貧富、生死諸問題縱抒已見,以表明對當時社會政治的態度並告誡世人。

放言五首創作背景

據序文可知,這組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在被貶謫去江州(潯陽)途中。元和五年(810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權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元稹在江陵期間,寫了五首《放言》詩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閒生也得,擬將何事奈吾何」(其一),「兩回左降須知命,數度登朝何處榮」(其五)。過了五年,白居易因上書急請追捕刺殺宰相武元衡的兇手,遭當權者忌恨。當年六月,被貶為江州司馬。這時元稹已轉官通州司馬,聞訊後寫下了充滿深情的詩篇——《聞樂天授江州司馬》。白居易在貶官途中,風吹浪激,感慨萬千,寫下《放言五首》奉和。

放言五首

一、放言五首其一

朝真暮偽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

但愛臧生能詐聖,可知甯子解佯愚。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憐光彩亦何殊。

二、放言五首其二

世途倚伏都無定,塵網牽纏卒未休。

禍福回還車轉轂,榮枯反覆手藏鉤。

龜靈未免刳腸患,馬失應無折足憂。

不信君看弈棋者,輸贏須待局終頭。

三、放言五首其三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四、放言五首其四

誰家第宅成還破,何處親賓哭復歌。

昨日屋頭堪炙手,今朝門外好張羅。

北邙未省留閒地,東海何曾有定波。

莫笑賤貧誇富貴,共成枯骨兩如何。

五、放言五首其五

泰山不要欺毫末,顏子無心羨老彭。

松樹千年終是朽,槿花一日自為榮。

何須戀世常憂死,亦莫嫌身漫厭生。

生去死來都是幻,幻人哀樂系何情。

放言五首闡述的哲理

一、放言五首其一

第一首詩放言政治上的辨偽。作偽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但愛臧生能詐聖,可知寧子解佯愚。」頷聯兩句都是用典。

臧生奸而詐聖,寧子智而佯愚,表面上的作偽差不多,但性質不同。草叢間的螢蟲終究不是火;荷葉上的露水也不是珍珠,然而,它們偏能以閃光、晶瑩的外觀炫人,人們又往往為假象所蒙蔽。告知人們要明辨真偽。

二、放言五首其二

第二首主要講禍福得失的轉化。作者以詩言理,闡述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禍福之間的倚伏關係,通過《塞翁失馬》故事從而說明壞事可以轉變成好事,好事也可以轉變為壞事,顯示了樸素的矛盾轉化的思想,即樸素的辯證觀點。

三、放言五首其三

第三首是闡述了對人的判斷方式。「贈君一法決狐疑」,詩一開頭就說要告訴人一個決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鄭重,用了一個「贈」字,強調這個方法的寶貴,說明是經驗之談。「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要知道事物的真偽優劣只有讓時間去考驗。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比較,事物的本來面目終會呈現出來的。再從反面說明:「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如果不用這種方法去識別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如果過早地下結論,不用時間來考驗,就容易為一時表面現象所蒙蔽,不辨真偽,冤屈好人。

四、放言五首其四

第四首詩通篇談世事人生的變化。甲第貴宅會破敗了,親人朋友也會死亡;昨天炙手可熱的人家,今朝門可羅雀;浩瀚湯湯的東海也會變為桑田。宇宙一切的一切,都在運動,都在變化。世界就在這運動、變化中發展,前進。

人生的富貴也是變化的,所以決不能因為自己的一時顯榮,就自我誇耀,看不起別人。這些反映了作者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思想,對今人正確地認識人生和社會,不無哲理性的啟示。

五、放言五首其五

第五首詩說新陳代謝是宇宙的根本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松樹千年終是朽,槿花一日自為榮」,藝術地說明了這一道理。自然界是如此,人生亦概莫例外,有生必有死,所以「泰山不要欺毫末,顏子無心羨老彭」,不必強求壽命的長短,人們應該「何須戀世常憂死,亦莫嫌身漫厭生」。

因為有生有死,才符合世界發展的規律。正確的人生態度是:應當多考慮如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為國家民族做出應有的貢獻;果如是,則雖死猶生,沒有遺憾。

相關內容: 白居易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白居易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