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邦棟與樂清細紋剪紙

林邦棟與樂清細紋剪紙

林邦棟與樂清細紋剪紙

生肖文化

林邦棟出身在一個世代以油彩、紙紮。龍燈等手工業為生的家庭。其祖父林祠明在油漆畫、塑佛像、紙紮龍船燈諸方面在當地頗有影響,其文林松亭繼承了祖輩的技藝,又在細紋剪紙方面有所發展。林邦棟在家庭環境的熏陶下,從小就喜愛油漆畫,紙紮和剪紙藝術。他看著家人神奇的技藝十分著迷,一看就是大半天,而且常常廢寢忘食。在13歲那年,父親見其如此迷戀民間藝術,便開始潛心傳授油漆、紙紮和剪紙藝術,二十歲左右他便能獨立設計剪紙花紋、並熟練地刻制。

由於他勤奮好、刻意求新,又有一身嫻熟的細紋剪紙技藝,於1955年首批被吸收到樂清縣黃楊剪紙小組,後發展為樂清縣工藝美術廠。在廠三十年間,使他有著充足的時間,潛心研究民間細紋剪紙藝術,設計了剪紙紋樣數百種,剪紙作品遠銷國外。使樂清的細紋剪紙從原來單一用途"首飾龍"上的花飾,發展成為書箋、居室佈置等多元用途的獨幅作品。到了70年代並以樂清工藝美術廠的剪紙東間為奠基,在全縣各地相繼成立了幾十家專業剪紙廠家,形成了一支龐大的剪紙製作隊伍。剪紙作品大多數屬外貿出口產品。一時間樂清的剪紙遍佈全球,成為當地一種產業與文化。林邦棟先生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林邦棟有深遠的細紋剪紙傳統,但他從不摩古不化;敢於創新,而不失傳統本色。傳統的"龍船花"剪紙大都以豎長方外形,外部花紋亦以磚塊狀常見,裡面配以細紋,細紋花樣的模式不超過20種。林先生憑著對細紋剪紙的執著追求,對技術 的精益求精,對民間文化的深刻領會,通過長期的思考、探索、實踐,使樂清的細紋剪紙又推向一個新的高潮。在外形上有正字形、人字形、十字形、米字形、葵花形等,細紋樣式上發展到近百種,從四圍的磚塊狀變化為花卉、鳥獸、人物、風景等。使細紋剪紙更富於動靜結合,粗細相間,疏密對比,給人一種強烈的秩序感、節奏感和韻律感。如今,他雖然已是古稀老人,但他一旦進入細紋剪紙創作與刻制,依然是精神抖擻,手提刻刀,如魚得水,動作自如,一氣呵成。他的技術可謂達到了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的境界,可老人從不僅滿足於此。他深入百姓生活,非常注重搜集民俗民風、民間傳說故事,並將它運用到細紋剪紙藝術之中。使細紋剪紙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使細紋剪紙的題材更加廣泛而富有民間特色,使細紋剪紙的語言更加豐富燦爛。他所創作的《龍飛大有年》、《多福多財》、《金玉滿堂》、《魚躍龍門》等作品,都充分地展示了傳統的民俗偶意。

在人們的心目中,林邦棟還是慈善的老人,令人尊敬的老人。鄰里結婚、祝壽、生兒育女、過年過節,老人常刻一些松鶴、壽星、鴛鴦、雙喜、龍鳳及窗花之類的題材內容送給他們。林老常說:"他們需要什麼,我給他們刻什麼",可見老人的作品是深受百姓的歡迎。察其原因,是老人的作品即來源於生活,又回到了生活。

回顧林邦棟先生所走過漫長的藝術歷程,令人感歎不已。他的作品即代表著一個地方和民族的文化與藝術 特色,並走出地方,走向全國,也走向世界。使我不禁想起一位哲學家說的話:"只要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林老的細紋剪紙已有著鮮明的個性、令人刮目相看。他的作品《魚躍龍門》、《龍飛大有年》、《細紋剪紙系例》分別獲得全國金獎和最高榮譽獎,作品分別在中國美術館。法國科布倫茨州博物館展出、收藏和現場表演,《中央電視台》、《浙江電視台》、《剪紙藝術報》等幾十家新聞媒體報道了他的細紋剪紙藝術。他已被授予首批"中國剪紙藝術大師"的光榮稱號。

林老不光是位細紋剪紙傳人與大師,同樣也是一位紙紮藝術稀世傳人與大師。1999年為了迎澳門回歸,他帶領兩個兒子一起製作長達2000米的臣龍,被人們稱讚為"中華傳統一絕",並載入吉尼斯世界大全。1998年他製作的"首飾龍"在"浙江省鄉鎮工藝美術精品展"中被評為特別獎。1999年雲南昆明世博會上,又展現了他精心製作的"首飾龍",今天中外讚不絕口。

相關內容: 剪紙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生肖文化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