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茶”斗的是什麼?看完才知道為何建盞如此珍貴?

“斗茶”斗的是什麼?看完才知道為何建盞如此珍貴?

“斗茶”斗的是什麼?看完才知道為何建盞如此珍貴?

歷史小知識

「斗茶」斗的是什麼?看完才知道為何建盞如此珍貴?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宋朝,點茶法開始盛行,這時不再直接將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先將烘焙過後的茶用茶碾碾碎,再用石磨碾成細茶粉。篩分之後,置入茶碗中,接著注入熱水,再用竹製的茶筅將茶水擊拂,直至水面泛起細密的泡沫。

這種純泡的點茶法,讓宋時的人們對茶的要求越來越高,舉國上下開始盛行「斗茶」,從達官貴族到平民百姓,盡皆癡迷於此。

文會圖(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蘇東坡寫:

「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龍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文會圖(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蔡京在《延福宮曲宴記》記述了這樣一件事:

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巳, 宋徽宗曾召宰執親王等曲宴於延福宮, 席間他雅興大發, 令侍臣取來茶具, 當眾施展了自己的分茶技藝。「親自注湯擊拂,少頃白乳浮盞面,如疏星淡月。顧諸臣曰:此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

斗茶,斗的是什麼?

所謂「一斗湯色,二斗水痕」。

首先,宋時茶色以白為貴。斗茶的茶湯顏色,與茶葉的老嫩、蒸茶和焙茶的火候有關。如果茶葉鮮嫩,蒸茶和焙茶時火候恰到好處,那麼茶湯色澤鮮白。

其次,看水痕持續時間長短。斗茶產生的泡沫貼在茶碗壁上,稱為「咬盞」。咬盞越長久而不顯現出水痕,便是勝者。泡沫在斗茶人看來也是詩情畫意,全都是泡沫,卻有諸多好聽的名稱,比如:瓊花、雪毆、雲腳。

宋 劉松年 斗茶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斗茶工具

點茶和分茶工具主要有茶爐、茶瓶、茶筅、茶罐(盒)、茶盞、盞托、茶巾、茶勺、水盂等。

南宋審安老人《茶具圖贊》中的茶具十二先生

依次為:茶爐 茶臼 茶碾 茶磨 水勺 篩子 茶帚 盞托 茶碗 湯瓶 茶筅 茶巾

茶瓶,又叫湯瓶、執壺、水注等,用於煮水和沖點抹茶,口小腰細,可為金屬或陶瓷製品。

茶筅,又稱竹筅,是點茶的專用工具,用於攪拌和擊拂茶湯。

茶盞,是用於盛放茶湯的茶具。

說到茶盞,不得不提與之搭配使用的盞托,盞托是用於盛放茶盞的茶具,使用時頗具儀式感,宋時十分流行。盞托既可使盞固定,又能隔熱,還能防茶湯溢出燙手,材質常用大漆,輕巧易端。

宣化遼代張世卿目壁畫中表現「下湯運匕」的場面,可見盞托的使用

再說回茶盞,茶盞最好口大,穩重,壁厚,利於保溫。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福建的建窯盞,即著名的「建盞」。因其色黑紫,故又名「烏泥建」、「黑建」、「紫建」。在斗茶中,茶具和茶湯的顏色對比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點。當時,茶色以白為上,泡沫愈持久者愈佳,而黑釉茶盞恰好利於觀察水面的泡沫、可襯托茶色。

建盞與盞托

一般建盞均有刻意露出一截不施釉的部分,稱為露胎。

盞托與建盞搭配使用,便看不到露胎的部分。

蔡襄曾在《茶錄》曰:「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斗試家自不用。」

因此,一時之間,建盞風靡全國,斗茶人爭相追捧。

建盞

兔毫盞

在黑色釉中透露出均勻細密的筋脈,因形狀猶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樣纖細柔長而得名。

蘇東坡:

「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忽驚午盞兔毛斑,打出春甕鵝兒酒」。

宋徽宗:

「盞貴青黑,玉毫條達者上。」

兔毫盞 成交價:3,460,000港幣

2017年10月3日 香港蘇富比

油滴盞

油滴盞的釉面密佈著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小圓點兒,直徑從數毫米之微至針尖大小,形似油滴。

日本靜嘉堂文庫油滴天目

《君台觀左右賬記》記載:

曜變斑建盞乃無上神品,值萬匹絹;油滴斑建盞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

曜變盞

中國有八件陶瓷在日本被定為「國寶」,其中,位列前三甲的全部是建窯的「曜變天目茶碗」,這也是目前全球僅存三件完好的曜變天目。

宋代曾有一位來訪的日本和尚把幾件黑釉瓷器從浙江的天目山帶往日本。那幾件從天目山帶回日黑釉碗卻被日本當做國寶珍藏留傳至今,而「天目盞」也成了對黑釉茶碗的稱呼。

東京靜嘉堂曜變天目-稻葉天目-天下第一碗

口徑:12.2CM 高度:6.8CM

等級:1951年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國寶

大阪籐田美術館曜變天目

口徑:12.3CM 高度6.6CM

等級:1953年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國寶

京都大德寺龍光院曜變天目

口徑:12.1CM 高度:6.6CM

等級:1951年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國寶

「曜變天目」中的「曜變」,日本人特指其中的「鉻藍斑」。

靜嘉堂曜變天目內部

它是藍色斑紋和油滴狀結晶斑,「藍色斑紋」要緊密的包圍於「油滴」結晶斑周圍,並沾附於釉上面,要與釉處於同一層面的「油滴」結晶斑有錯層現象。

靜嘉堂曜變天目內部

黑瓷本身燒製困難較大,成形隨機,要形成「曜變」的幾率十分小,非人力可控,數萬次嘗試,才有可能得到一件。

靜嘉堂曜變天目內部

所以到現在為止無人能燒出一隻完全一樣的天目。

有人說:

「觀南宋的曜變時,底座不斷旋轉,在一片漆黑中,一個個光圈閃耀著妖異的光芒,而且隨著光線角度的不同,光環的顏色會變幻不定,看著就讓人敬畏莫名,完全不像是人間燒出來的瓷器。」

籐田美術館藏曜變天目內部

日本人形用「碗中宇宙」這種詞形容它,就彷彿在觀星辰大海,高深莫測。

籐田美術館藏曜變天目內部

曜變天目在南宋時期流傳到日本,立馬就都成了王公貴族爭相追捧的寶物,織田信長曾得一隻,毀於本能寺之變;德川家康也曾獲得一隻,被當為秘寶傳下來,後被三代將軍家光賜給了春日局。

稻葉天目在明治年間被三菱總裁巖崎小彌太所得,但他說:「這是天下名器,不是我配用的。」

所以一生都沒用它喝過茶。

籐田美術館藏曜變天目內部

國內唯一曜變建盞

曾經,說起曜變天目,大概只能到日本去一睹其容,但在2009年,於杭州市上城區的「原杭州東南化工廠」遺址,我國終於出土了半隻700年不復見的「曜變天目」盞。

雖然僅約有四分之一的部分殘佚,但圈足幾乎都保存下來,茶碗原本的器形也相當清楚。器內壁的曜變斑紋展現夢幻般的光彩,與藏於日本那三隻相比,也毫不遜色。

浙江出土半隻曜變天目

作為國內現僅存唯一曜變建盞,它與現藏於日本靜嘉堂文庫、籐田美術館、京都大德寺龍光院的日本傳世三大「國寶」曜變天目茶碗齊名。又因出自南宋皇城遺址(都亭驛所在),成為南宋宮廷擁有曜變天目建盞的事實,並佐證了令日本視為「無上神品」之物源自中國。

浙江出土半隻曜變天目日文介紹資料

南宋末年,茶道回歸至泡飲法,隨著點茶法的沒落,黑釉建盞也逐漸淡出人們視野。

如今,隨著我國建盞工藝的恢復,建盞與曜變天目又重新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

東家建盞周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力圖為建盞愛好者呈現一場追尋宋風的建盞盛會。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歷史小知識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