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民俗 仡佬族春節有什麼特色活動

仡佬族民俗 仡佬族春節有什麼特色活動

仡佬族民俗 仡佬族春節有什麼特色活動

民族文化大全

仡佬族春節有什麼特色的活動與文化?

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以及活動,仡佬族也不例外。仡佬族是我們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仡佬族文化歷史悠久,他們的飲食以及藝術都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那麼,大家知不知道仡佬族春節有什麼特色的活動以及文化呢?

仡佬族是農耕民族,對一年一度的春節非常重視。為了除舊迎新,恭祝祖先神靈的賜福,預祝來年吉祥如意,仡佬族人對於除夕家祭非常講究,遠方遊子也應時而歸,閤家團聚。

「冬至」一過,便進入了除夕祭祀的籌備期。殺自養自食的過年豬,要祭祖先、財神和四官神。要邀請附近的至親好友來家吃「庖湯肉」。主要吃鮮嫩的肥肉片下鍋、生豬血下火鍋等。然後將豬肉加工醃製為豬頭、臘肉、香腸等,以備過年料。

接近除夕,農村中便響起了舂碓、推磨、搾油、水碾交響曲。仡佬族人喜歡吃糯食,各家各戶都要種一定的糯稻,專供春節打糍粑、煮甜米酒用。

打糯米糍粑,是將糯米蒸熟後,放在特製的木槽裡由兩個強勞力用粑杵對打,米成粑團,冷卻後用水泡,慢慢烙著吃或煮甜米酒吃。

在五德、青陽一帶,將糍粑作為直徑約5寸,重約2至3斤的禮粑,用特製的粑印蓋上紅色圖案,如牡丹、蝴蝶等,用作走親戚拜年的禮品。還要作為一個直徑約一尺的「粑王」,扭成十二個小的「月粑」。供在自家的「香火」(神龕)上。待到正月十五過大年取下察看,從左至右,數月粑上的紅、藍點多少,紅點主旱,藍點主澇,以預測來年的雨水情況。

在本莊、白沙、龍塘等鄉鎮,習慣用碓舂米粉,製作半粘半糯的「花甜粑」和「滾團粑」。還要專蒸「雨水粑」:即將十二個滾團粑上用指姆各按一個窩,待粑蒸熟後觀看,代表那個月的粑窩中積的氣水多,來年當月的雨水就豐沛;積的氣水少或無水,就會發生乾旱,早作防備。

推綠豆粉過年,是石阡城鄉的特俗。正月初一過年的天,仡佬人家只吃粑粑、湯圓、綠豆粉,不能吃米飯。

此外,還要煮甜米酒、做水白菜、推豆腐、油炸酥肉、豆腐果等。有的還要炒米制糖做麻餅等。

除夕要清掃房屋內外,重貼「香火」(神龕)、門神、對聯、壁畫,使之煥然一新。香火正中書貼「天地君親師位」,其旁貼若干小紅紙條,上書享受家祭的神佛仙長聖賢之位,本戶高曾祖輩名諱及外祖考妣等。常見的神位有:玉皇大帝、觀音大士、梓潼帝君、關聖帝君、孔聖仙師、灶王府君、福祿財神、四官大帝、太上老君、文昌帝君,有的還有五顯靈官、神農仙師、魯班仙師等。兩邊對聯有:「敬神祭祖先正氣,孝老尊師世代昌」等方面的內容。

香火檯面上常供有一尊木質或瓷質的菩薩(如觀音、梓潼、財神、魁星、關羽、老壽星等);置有香爐、爐台、鐵罄及未出靈的靈牌,壇神標記等物。

香火下段書貼「鎮宅土地神位」,大眾對聯有「土能生萬物,地裡出黃金」。

相關內容: 春節民俗仡佬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民族文化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