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曲:唐代詩人孟郊所寫,這首詩該如何賞析?

巫山曲:唐代詩人孟郊所寫,這首詩該如何賞析?

巫山曲:唐代詩人孟郊所寫,這首詩該如何賞析?

詩壇

巫山曲【唐代】孟郊,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巴江上峽重複重,陽台碧峭十二峰。

荊王獵時逢暮雨,夜臥高丘夢神女。

輕紅流煙濕艷姿,行雲飛去明星稀。

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滴衣。

「巴江上峽重複重」,詩中明顯有一舟行之旅人的影子。沿江上溯,入峽後山重水復,屢經曲折,於是目擊了著名的巫山十二峰。諸峰「碧叢叢,高插天」(李賀《巫山高》),「碧峭」二字是能盡傳其態的。十二峰中,最為奇峭,也最令人神往的,便是那雲煙繚繞、變幻陰晴的神女峰。而「陽台」就在峰的南面。神女峰的魅力,與其說來自峰勢奇峭,毋寧說來自那「朝朝暮暮,陽台之下」的巫山神女的動人傳說。次句點出「陽台」二字,兼有啟下的功用。經過巫峽,誰都會想起那個古老的神話,但沒有什麼比「但飛蕭蕭雨」的天氣更能使人沉浸於那本有「朝雲暮雨」情節的故事情境中去的。所以緊接著寫到楚王夢遇神女之事:「荊王獵時逢暮雨,夜臥高丘夢神女。」本來,在宋玉賦中,楚王是游雲夢、宿高唐(在湖南雲夢澤一帶)而夢遇神女的。而「高丘」是神女居處(《高唐賦》神女自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一字之差,失之千里,卻並非筆誤,乃是詩人憑借想像,把楚王出獵地點移到巫山附近,夢遇之處由高唐換成神女居處的高丘,便使全詩情節更為集中。這裡,上峽舟行逢雨與楚王畋獵逢雨,在詩境中交織成一片,冥想著的詩人也與故事中的楚王神合了。以下所寫既是楚王夢中所見之神女,同時又是詩人想像中的神女。詩寫這段傳說,意不在楚王,而在通過楚王之夢來寫神女。

關於「陽台神女」的描寫應該是《巫山曲》的畫龍點睛處。「主筆有差,余筆皆敗。」(劉熙載《藝概·書概》)而要寫好這一筆是十分困難的。其所以難,不僅在於巫山神女乃人人眼中所未見,而更在於這個傳說「人物」乃人人心中所早有。這位神女絕不同於一般神女,寫得是否神似,讀者是感覺得到的。而孟郊此詩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寫好了這一筆。詩人是緊緊抓住「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高唐賦》)的絕妙好辭來進行藝術構思的。

神女出場是以「暮雨」的形式:「輕紅流煙濕艷姿」,神女的離去是以「朝雲」的形式:「行雲飛去明星稀」。她既具有一般神女的特點,輕盈飄渺,在飛花落紅與繚繞的雲煙中微呈「艷姿」;又具有一般神女所無的特點,她帶著晶瑩濕潤的水光,一忽兒又化成一團霞氣,這正是雨、雲的特徵。因而「這一位」也就不同於別的神女了。詩中這精彩的一筆,如同為讀者心中早已隱約存在的神女撩開了面紗,使之眉目宛然,光艷照人。這裡同時還創造出一種若晦若明、迷離恍惝的神秘氣氛,雖然沒有任何敘事成分,卻能使讀者聯想到《神女賦》「歡情未接,將辭而去,遷延引身,不可親附」及「闇然而暝,忽不知處」等等描寫,覺有無限情事在不言中。

隨著「行雲飛去」,明星漸稀,這浪漫的一幕在詩人眼前慢慢消散了。於是一種惆悵若失之感向他襲來,「目極魂斷望不見」就寫出其如癡如醉的感覺,與《神女賦》結尾頗為神似(那裡,楚王「情獨私懷,誰者可語,惆悵垂涕,求之至曙」)。最後化用古諺「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作結。峽中羈旅的愁懷與故事淒艷的結尾及峽中迷離景象打成一片,咀嚼無窮。

全詩把峽中景色、神話傳說及古代諺語熔於一爐,寫出了作者在古峽行舟時的一段特殊感受。其風格幽峭奇艷。語言凝練優美,意境奇幻幽艷,餘味無窮。

相關內容: 唐代詩人孟郊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詩壇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