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王勃之詠風賞析,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唐代詩人王勃之詠風賞析,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唐代詩人王勃之詠風賞析,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詩壇

詠風【唐代】王勃,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清。

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版本一)肅肅涼景生,加我林壑清。

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版本二)

宋玉的《風賦》云:「夫風者,天地之氣,溥暢而至,不擇貴賤下而加焉。」此篇所詠的「涼風」,正具有這種平等普濟的美德。炎熱未消的初秋,一陣清風襲來,給人以快意和涼爽。那「肅肅」的涼風吹來了,頓時吹散濁熱,使林壑清爽起來。它很快吹遍林壑,驅散澗上的煙雲,使詩人尋到澗底的人家,捲走山上的霧靄,現出山間的房屋,詩人情不自禁地讚美它「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這風確乎是「有情」的。

「肅肅涼景生」,首句平直輕快,習習涼風飄然乍起。「加我林壑清」,是緊承上句,概寫風不管深溝還是淺壑,不分高低貴賤,北風都遍施恩惠。「我」字的運用,加強了主觀情感,表現了詩人胸襟的開闊。「驅煙尋澗如,卷霧出山楹」,描寫風為平民百姓送爽的具體情態。風,驅散了煙雲,捲走了霧靄,穿行於澗如山捨將清爽帶給人們。第五、六兩句是讚揚風的品格。「去來固無跡」,指它行蹤不定,似乎施惠於人們沒有所圖,不求回報。「動息如有情」,借用《抱朴子·暢玄篇》「動息知止,無往不足」之意,形容風慷慨惠施,不遺餘力,來去彷彿一個有情有義之人。這兩句詩,夾敘夾議,巧妙地承前啟後,自然地引出結聯:「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白天,風為勞作的人們送來清涼,寧靜的傍晚,又為歇息的人們吹奏起悅耳的松濤聲。欣賞松濤的大多是士子或隱者,當然也包括了詩人自己。這裡與「加我林壑清」中的「我」一樣加深了主觀意趣。

詩人以風喻人,托物言志,著意讚美風的高尚品格和勤奮精神。風不捨晝夜,努力做到對人有益。以風況人,有為之士正當如此。詩人少有才華,而壯志難酬,他曾在著名的《滕王閣序》中充滿激情地寫道:「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在這篇中則是借風詠懷,寄托他的「青雲之志」。

此詩的著眼點在「有情」二字。上面從「有情」寫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復由「有情」贊其「為君起松聲」。通過這種擬人化的藝術手法,把風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首句寫風的生起,以「肅肅」狀風勢之速。風勢之緩急,本來是並無目的的,但次句用了一個「加」字,就使之化為有意的行動,彷彿風疾馳而來,正是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下面寫風的活動,也是抓住「驅煙」「卷霧」「起松聲」等風中的動態景象進行擬人化的描寫。風吹煙霧,風捲松濤,本來都是自然現象寫成了有意識的活動。她神通廣大,猶如精靈般地出入山澗,驅煙卷霧,送來清爽,並吹動萬山松濤,為人奏起美妙的樂章。在詩人筆下,風的形象被刻畫得維妙維肖了。

此詩所詠之風,不是習見的柔弱的香風,也並非宋玉《風賦》中的取悅於大王的雄風,肆虐於庶人的雌風。這首《詠風》小詩裡,寄寓著詩人的平等的政治理想和生活情趣。

相關內容: 唐代詩人王勃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詩壇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