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在夏季寫的一首詩,用柳絮比作沒有主見的人

司馬光在夏季寫的一首詩,用柳絮比作沒有主見的人

司馬光在夏季寫的一首詩,用柳絮比作沒有主見的人

詩壇

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司馬光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司馬光,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為人謙虛有禮,做官剛直不阿。輔佐過北宋四個皇帝,受到後人的敬仰。提起司馬光,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他七歲砸缸救人的故事。司馬光幼年時期,天資聰慧,七歲時就能背誦《左氏春秋》。二十歲時高中進士,從此進入仕途。宋神宗年間,王安石推行變法革新,司馬光作為保守派極力反對。被迫出京,隱居洛陽。

這年初夏,司馬光來到洛陽郊外,路旁的楊柳已經過了飛花揚絮的季節,田野中有一片鬱鬱蔥蔥的向日葵,正迎著朝陽茁壯成長。面對眼前的景色,司馬光聯想起自己的處境,揮筆寫下了一首《客中初夏》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自己因為跟王安石政見不同,被迫客居他鄉。一場大雨洗滌了空氣中的塵埃,雨過天晴,陽光明媚。遠處的南山,好像顯得更加青翠怡人。這首詩的前兩句,著重寫夏日雨後初晴的景色。夏雨過後,空氣清新,風和日暖,白雲飄蕩,遠山含黛,近水微瀾,自己長期鬱悶的心情,好像也緩解了很多。

第三句「更無柳絮因風起」,借用了東晉時期的一個典故。謝安有一個侄女,名叫謝道韞,打小就聰慧過人。有一年冬天,外面大雪紛飛。謝安有意考考子侄們的學業,就以天空中飛舞的雪花為題,讓孩子們對出一句詩來。孩子們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覷,這時謝道韞站起來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讚歎不已,後來用「詠絮之才」,來比喻在文學方面,有才華的女子。

司馬光在這裡是反其意而用之,他認為柳絮隨風飄舞,是沒有主見,隨波逐流的景物。用來比喻那些牆頭草隨風倒,見風使舵的人。在這首詩中,他是把他的對立面,也就是支持王安石的那一派人,比作隨風飄蕩、隨波逐流的柳絮。而把自己卻比作從早到晚,圍著太陽轉的向日葵。表明自己忠心不二的做人品德。

在這裡,我們暫且不論他的這個比喻是否恰當。但從詩詞的角度看,這兩句詩確實寫得很妙。詩人大半生都在朝廷為官,看慣了平時趨炎附勢的小人,而自己卻不願摧眉折腰,隨波逐流。自己的心裡只有皇帝,對皇帝忠貞不二,一心忠於國家。打心眼裡看不起像「柳絮」一樣的人,而自己堅決要做像「葵花」一樣的人。

司馬光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在洛陽退隱十五年,在這期間,並沒有像別的被貶的官員那樣,整天游手好閒,無所事事。而是塌下心來,專心致志的編寫《資治通鑒》。從公元前403年的周代,一直寫到公元959年的周世宗征淮南。時間跨越16個朝代,1362年的歷史。在這本《資治通鑒》中,作者以史為鑒,總結了很多歷史經驗和教訓,供統治者借鑒。這部《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作者耗費了19年時間,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資治通鑒》在中國官方修訂的史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到了宋哲宗繼位,司馬光被召回朝,擔任尚書左僕射,主持朝政,第二年因病去世。這首《客中初夏》,是司馬光夏日即景之作。作者抓住了雨後初晴夏日所特有的天氣特徵,和葵花、柳樹、南山等特有的景物,近景和遠景相結合,虛景和實景相互襯托。詞句優美,個性鮮明,恬靜而高遠。用寥寥數筆,就描繪出一幅清新明快的夏日景色。把「柳絮」和「葵花」都進行了擬人化,令人讀後有一種親近自然之感。

相關內容: 司馬光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詩壇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