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書》(《春草》)唐代張旭所作,充溢著一股無法自控的懷想和悵惘

《自書》(《春草》)唐代張旭所作,充溢著一股無法自控的懷想和悵惘

《自書》(《春草》)唐代張旭所作,充溢著一股無法自控的懷想和悵惘

古代典籍

張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唐代書法家,尤擅草書,被譽為「草聖」。喜歡喝酒,世稱「張顛」。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張旭所作的《自書》(《春草》)吧。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溪水淙淙,小草萌芽,枯枝泛綠,百花吐蕊;經歷了一番寒徹骨,大地終於又開始彰顯出自己的強大生命力。

與初春相關的詩句有許多,不要說「燕草如碧絲」,也不必說「吹面不寒楊柳風」,更不用說「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單說「天街小雨潤如酥」,就把春天裡雨水的充足給寫得生動活潑,洋溢著勃勃生機,一派生意盎然。

被人稱作「草聖」的唐朝大書法家張旭,其詩作也自帶特色,和其書法呈現出來的狂傲迥然不同,顯得更為平和而恬靜。

人說「字如其人」,又道「文如其人」,看張旭其書其詩,似乎有些悖論,其實卻充分符合人性的複雜。

其書之狂野,更多流露出來其內心深處的潛意識,張揚著生命的熾熱活力;其詩之謙和,則展現出其性情上的含蓄和內斂,釋放著心靈的真摯熱忱。兩者和諧,一內一外,水乳交融,不分彼此。

《自書》(《春草》)

【唐】張旭

春草青青萬里餘,

邊城日落見離居。

情知海上三年別,

不寄雲間一紙書。

這首詩一般詩選集都名為《春草》,大抵是取詩作首句前面兩字為題,而在《萬首唐人絕句》裡,則題為《自書》,似乎取自於張旭法帖的意思。

如果根據中國古代詩歌傳統作法,取詩作前幾字為題好像更加合理,單就本詩而言,寓意深刻的「春草」也應該要貼切一些。

「春草青青萬里餘」,寫眼前之所見。登高眺望,曠野無垠,入目皆是充滿了生機的葳蕤春草,像綠毯一樣鋪滿了大地,向遠方無限擴展著,觸不到盡頭。

在這裡,「萬里」並非實指數字,而只是一個虛擬,極言視線之內所無法抵達之遠方。但這一切都是表面上的,其真正所代表的,應該是詩人沒有辦法消除掉的思念,無邊無際,不可言說。

詩人的內心裡悵惘的,只能去尋找一種替代物,以此來傳遞自己闊大的思念懷想。於是,「春草」便成為最好的目標。在傳統文學世界中,春草本就與人的思念息息相關。它的頑強生命力,它的執著旺盛力,都讓其成為超妙而絕佳的對象。

「邊城日落見離居」,寫自身之處境。身處靠近邊境的城市,離群索居,每天迎來送往,目睹太陽升起和落下,整個人都變得麻木頹唐。或者,可以解釋為詩人游離在邊城一帶,沒有安定的居所。

此句開頭的「邊城」,一下就清晰交代清楚了詩人目前所處的環境所在。邊境城市,主要作用就是為了戰備需要而生成的,其環境的惡劣性質是可想而知的。

那麼在這裡的「離居」到底是屬於誰的呢?可以看作詩人自況的流離失所,也可以當作他人之居所。不是因為日落見分明,而是「離居」之後獨見日落。正是如此,這般寫下來的情景,愈見詩人內在的孤獨和清寂。

「情知海上三年別,不寄雲間一紙書」,寫離別之思緒。其實在內心裡什麼都是明白的,與親人分開已經有三年多了,中間卻由於種種原因,無法相寄書信,彼此消息都被堵塞,難以相知。

詩人見黃昏落日而起思念之情,回想往日種種情景,場面越熱鬧越豐富多彩,愈加會勾引起來埋藏在內心裡的這種難以排遣的情感。

杜甫說:「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人皆心同此理,即便處於和平時期,可是對於分隔兩地之人而言,由於路途遙遠,地理上所造成的距離和分別,也是會讓家書顯得分外珍貴的。

人生不是在此,就是在彼,從來就沒有獲得過真正的安寧,特別是對於人類孤寂的心靈世界來說,想要尋覓到一個可以躲避求熙和的「桃花源」,更是難上加難。

「草聖」自書《春草》詩,把難捱的思念之苦寄托在筆端,看似平和的字句之間,實際上卻充溢著一股無法自控的懷想和悵惘,像青青春草蔓延天涯,廣闊無垠,情絲無限。

相關內容: 張旭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