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由來和風俗,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元宵節的故事

元宵節的由來和風俗,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元宵節的故事

元宵節的由來和風俗,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元宵節的故事

民間傳說

元宵節的由來:

與古代祭祀太乙神有關。太乙是天帝的別稱,據說是掌握人間的任何事情。先秦的帝王,為求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每年年初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到了祭祀當天的晚上,宮中燈火明亮,祭祀儀式通宵達旦。公元前一○四年,漢武帝創建『太初歷』時,就把祭祀太乙神的正月十五日列為重大節日。

據載,自梁惠帝劉盈歿後,其母呂雉篡位,由呂氏宗族掌政。呂雉亡後,周勃、陳平等人率兵討伐諸呂,擁立劉恆為帝,即漢文帝。因為討伐諸呂的日子是在正月十五,所以每年到了這一天,漢文帝都會在晚上出宮,與民同樂。因古時稱正月為元月,因此漢文帝就把正月十五訂為元宵節。

與道教信奉『三官』尊神有關。道教的一個重要教派五斗米教,供奉三官尊神:天官、地官和水官。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古人列為上元節;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古人列為中元節;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古人列為下元節,合稱『三元節』。這三個節日中,以上元節最受人重視。這一天按照三官的愛好,演奏音樂,張掛綵燈,人們成群結隊上街觀賞花燈,祈求賜福、赦罪和解厄。

與漢代提倡佛法有關。東漢時期,佛教已傳入中國。有次,明帝劉莊在夢中見到一個身高六丈的金人,據說這就是西方的佛,於是派郎中蔡愔,博士秦景到天竺(印度)去尋求佛法。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愔等從印度求得佛法,回到京都洛陽,同來的還有西方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明帝十分高興,親自出宮恭迎,燃燈拜佛,並在雍門西建白馬寺弘揚佛法。這卻引起道教的強烈反對。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正月初一,他們向朝廷提出要同佛教鬥法。十五日,明帝把道士們召集到白馬寺,命攝摩騰和竺法蘭兩人出來比法,結果佛家護勝。明帝更加篤信佛教,正式下令不論平民貴族,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一律要在夜間張燈結綵,表示對佛法的尊崇。

到了唐代,元宵深入民間成為重大節日,慶祝活動持續三天三夜,當時的城市還是實行宵禁,唯獨正月十五日敕令燃燈,稱為『放夜』,後來演變成為後來元宵提燈的習俗。開元、天寶年間,連皇帝都不惜巨資搭建燈輪、燈樹、燈樓等新花樣,各種新型花燈的設計更是巧奪天工,精美絕倫。北宋初年,慶祝活動甚至長達五夜。

 

元宵節的節俗:

花燈:

俗諺謂:『十三點燈起,十五上元宵』,燈節的前幾天稱為『放燈』,最後一天為『謝燈』。元宵日張燈結綵表示光明的象徵,預祝來年的行好運。除了每年推陳出新的花燈遊行外,有些廟宇並每年舉行花燈大會,並在廟內及四周掛滿平安燈,各式各樣出奇制勝的花燈造型,吸引了不少逛花燈的人潮。

 

猜燈謎:

與燈相關的另一項活動是『猜燈謎』,在宋代以前猜謎被視為高尚活動,盛行於讀書人之間,到了宋代,謎語和元宵賞燈活動結合在一起,成為燈謎,使得元宵的節日習俗更加豐富。所謂『燈謎』,就是把謎語貼在花燈上給前來觀賞的人猜,猜中者可以得到獎品,因燈謎像虎一樣難射,所以又稱『射虎』,這項活動一直延續至今,成為大人小孩都喜愛的的趣味活動之一。而燈謎所沿用的語詞有很多種,例如:庾詞、謎語、射覆、社、詩謎、春燈謎、文虎、燈虎、打呆、打古仔、燈猜、破悶兒、風人體等。燈謎雖然不是什麼偉大的文學作品,但在製作上,仍需運用巧思。因此、謎面的設計要符合『八美』,即句練、法淨、語圓、意明、字切、雅馴、超脫、體備。而傳統的燈謎更要講求一定的格式。通常所謂燈謎格有 二十四種:鞦韆格,捲簾格,白頭格、徐妃格、求凰格、諧音格、玉帶格、粉底格、燕尾格、蝦須格、雙鉤格、加冠格、脫帽格、納履格、解帶格、脫靴格、繫鈴格、上樓格、下樓格、掉首格、掉尾格、中分格、碎錦格、轆轤格。這些謎格,如運用得當的話,往往可以製出十分高雅的燈謎。

 

吃元宵:

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約自宋代盛行,圓圓的元宵含有團圓的意義。元宵在南方也稱為『湯圓』,在一般人家中,於元宵當日將糯米粉和搓成湯圓,象徵全家團圓、事事順利。而傳統北方及店家元宵的製作方式則是用搖的,先做好餡粒,然後一顆顆放在大籮筐內的干糯米粉上,搖晃籮筐,使其均勻沾上糯米粉,撈起元宵沾水後,再下籮筐搖,如此重複數次即成一顆顆圓滾滾的元宵了。

《歲時雜記》記載:『京人以綠豆粉為科斗羹,煮糯為丸,糖為臛,謂之圓子鹽豉。捻頭雜肉煮湯,謂之鹽豉湯,又如人日造蠶,皆上元節食也』。到南宋時,就有所謂『乳糖圓子』的出現,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了。到了明朝,人們就以『元宵』來稱呼這種糯米糰子。

《酌中志》記載了元宵的做法:『其製法,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仁、白糖、玫瑰為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稱湯圓也』。

《上元竹枝詞》:『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近千年來,元宵的製作日見精緻。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黃米面和苞榖面。餡料的內容更是甜鹼葷素、應有盡有。甜的有所謂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錦、豆沙、芝麻、花生等。鹼的有豬油肉餡,或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組成的五辛元宵,表示勤勞、長久、向上的意思。


各地習俗:

河北:

永平府元宵節,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卜休咎,稱『結羊腸』。又以十二個面盞貯油放入鍋中蒸熟,以面盞積水之多寡來預卜該月的晴雨。

靜海縣上元節以大饅頭為節食。

慶雲縣元宵節男子請五祖教拳棒,女子請紫姑卜休咎。

 

山東:

淄川縣元宵節臨水人家多放河燈。

寧陽縣元宵送燈至祖墳。

興農村的元宵節有照燈的習俗。男孩子提著燈,繞棗樹六圈,口念『嘟佬嘟佬,開花結棗』六遍,就能使棗樹豐收。

莒縣男女老少於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稱之『走老貌』,據說每年走一次可永保青春年少。

 

河南:

襄城縣元宵吃餛飩湯,稱之『團圓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兒回家過節,

郲縣元宵慶燈時,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龜。本地有河橋的,相率過橋。若無橋,則以木板搭數丈高之『天橋』,稱為『走百病』。

 

陝西:

鳳翔縣於元宵節宴請女兒、女婿,稱之『吃十五』。並送燈、送油,稱之『添油』。

 

江蘇:

武進縣上元日綁縛蘆葦成丈許之火炬,插於田間,稱『照田財』,用來預卜早潦。火色白者為水,紅者為旱。

宜興上元日,兒童戴鬼面具,屈腳振肩而跳,稱之『跳鬼』。

 

浙江:

杭州民間傳正月十五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多齋素誦經,匍匐至吳山禮拜。

海寧縣元宵節以精緻的菊花燈為最出名。

上虞縣少於元宵節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較量武藝。

建德縣人家有新娶媳婦的,於元宵節設酒祭床。

 

江西:

新建縣民於元宵掃墓插竹為燈。

萬安縣城各鄉均於元宵節祀上元神舟。

 

湖北:

雲夢縣(今之江漢)老農夫於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絕地蠶』。兒童則以田鼓迎神,以卜歲事。

武昌的『弄龍』要一連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隨龍燈到鄰村赴宴,稱為『龍換酒』。

 

湖南:

常德上元各家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

新田縣游完龍燈後,將龍燈付之一炬,稱為『送災』。

 

四川:

四川元宵有『四偷』的習俗:『一偷湯圓二偷青,三偷簷燈四偷紅。』除了偷青是為了強身外,其餘皆為求子的習俗。

開縣有『對罵』的習俗。元宵節時人們搬板凳到戶外去,將平日之怨氣,盡皆罵出,被罵之人不得回罵。

 

福建:

泉州花燈最具特色,有香燈、紙折蓮花燈、絲料宮燈、八結燈等等。

邵武縣元宵夜境內廟宇繞境迎香,稱為『淨街』。

閩南地區有兩村兒童互擲石為戲的習俗。據說若不擲石,那個村子必定發生瘟疫。

 

廣東:

新安縣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慶燈。

南雄鬧花燈時,父母取龍燈上之龍鬚線給小兒繫帶,據說可保兒童無疾病。又取龍燈內殘存的蠟燭照床下,據說可以產貴子。

文昌縣民元宵夜偷青時,偷中的以挨罵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則以不挨罵為吉兆。

 

雲南:

雲龍縣於元宵節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彌勒州元宵後一日燃香於橋,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據說可以去疾病。

 

台灣:

台北縣的平溪、十分一帶,有元宵節放天燈的習俗,即所謂『南蜂炮、北天燈』。

台灣的許多寺廟,也在元宵節舉行『乞龜』的活動,以作為慶祝。

台中縣的東勢地區就盛行這項舊俗。苗栗地區的客家人不吃元宵,而是做菜包吃,俗稱『豬籠粄』。

正月十五還有『聽香』的風俗。聽香的方法是先在神前燒香擲筊。請示過出行的方向後,於途中竊聽他人談話,再根據所聽的容,向神前擲筊占卜今年的吉凶。

相關內容: 元宵節傳說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民間傳說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