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浩:五代後梁畫家,被後世尊為北方山水畫派之祖

荊浩:五代後梁畫家,被後世尊為北方山水畫派之祖

荊浩:五代後梁畫家,被後世尊為北方山水畫派之祖

畫壇

荊浩(約850年—?),字浩然,號洪谷子,河南孟州(今河南濟源)人,五代後梁畫家,被後世尊為北方山水畫派之祖。因避戰亂,常年隱居太行山。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他擅畫山水,師從張璪,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氣格,作畫「有筆有墨,水暈墨章」,勾皴之筆堅凝挺峭,表現出一種高深迴環、大山堂堂的氣勢,為北方山水畫派之祖。

所著《筆法記》為古代山水畫理論的經典之作,提出氣、韻、景、思、筆、墨的繪景「六要」。現存作品有《匡廬圖》《雪景山水圖》等。

荊浩風格特點

一、「有筆有墨,水暈墨章」

歷代畫史畫論著作都愛引用荊浩這幾句話:「吳道子畫山水有筆而無墨,項容有墨而無筆。吾當采二子之所長,成一家之體。」他本人在《筆法記》中說:「隨類賦彩,自古有能;如水暈墨章,興我唐代。」這兩段話確實概括了荊浩藝術的一大特色。

六朝以來,山水畫都是青綠設色,勾線填彩。從盛唐、中唐開始出現水墨山水畫,屬於開創者行列的有張璪、王維、王洽等人,然整個社會尚未形成風氣。到五代,水墨山水畫日益成熟,經荊浩進一步發展,上升為理論性的「有筆有墨」,並對水分運用也更加講究。

用筆與水墨相結合,更有助於表現大自然變化萬千的氣象,在繪畫審美觀上是一種拓展,在技法上也顯然有助於消除那種刻板的筆跡。如前引答大愚詩中所說的「墨淡野雲輕」,就是水墨微妙的藝術效果。

按荊浩自己的解釋:「筆者,雖依法則,運轉變通,不質不形,如飛如動。墨者,高低暈淡,品物淺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筆。」他主要強調的是用筆的變化運動感,用墨的韻味天趣。

吳道子只有線條筆力而無墨色變化,項容只有墨的變化而無用筆之美,荊浩將這兩家長處結合起來,達到「人以為天成」的效果,「故所以可悅眾目使覽者易見焉」(引自《宣和畫譜》)。

有關荊浩用筆的特點,歷來記載分析不一。有的說他「皴用小斧劈,樹石勾勒,筆如篆籀」(李佐賢語);有的說他「將右丞(王維)之芝麻皴少為伸張,改為小披麻」(布顏圖語);還有的說「其山與樹皆以禿筆細寫,形如古篆隸,蒼古之甚」(孫承澤語)。

這些說法表明荊浩在用筆方面融入了篆隸書法的骨力,在皴法上還處於探索之中,面貌不一。宋代周密的《雲煙過眼錄》記述他見到荊浩漁樂圖兩幅,上有題書《漁父辭》數首,類似唐代柳公權的書風。前人的記載值得參考。

二、「大山大水,開圖千里」

荊浩之前的山水畫,很少見到表現雄偉壯闊的大山大水及全景式佈局。由於太行山氣勢磅礡,使他的審美眼光發生重要變化,認識到「山水之象,氣勢相生」。由於他放眼於廣闊空間的雄偉氣勢,終於創立了「開圖千里」的新格局。

北宋沈括《圖畫歌》寫道:「畫中最妙言山水,摩詰峰巒兩面起。李成筆奪造化工,荊浩開圖論千里。范寬石瀾煙林深,枯木關同極難比。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輕嵐為一體。……」

荊浩放眼於廣闊空間的雄偉氣象,這一變化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大自然審美認識的深化。

他把在現實中觀察到的不同部位、形貌的山巒水流,分別定名為:峰、頂、巒、嶺、岫、崖、巖、谷、峪、溪、澗等,並指出從總體上把握自然山水的規律:「其上峰巒雖異,其下岡嶺相連,掩映林泉,依稀遠近。」正是在從上下、遠近、虛實、賓主以及各種物象的全方位審視中,形成了「山水之象,氣勢相生」的整體觀念,在創作中往往是危峰突兀,重巖疊嶂,林泉掩映,氣勢浩大。

收藏過荊浩作品的宋人米芾,把荊畫特點歸納為「善為雲中山頂,四面峻厚」;又說「山頂好作密林,水際作突兀大石」。由此可以想見氣韻雄壯的格局。清人顧復在《平生壯觀》中記述荊作雲壑圖「峰嵐重複,勢若破碎,而一山渾成,無斷絕之形」。

相關內容: 荊浩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畫壇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