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龍族的文化藝術 獨龍族的獨龍毯

獨龍族的文化藝術 獨龍族的獨龍毯

獨龍族的文化藝術 獨龍族的獨龍毯

民族文化大全

阿南(音)是我在獨龍江遇到的一位19歲的少女。她告訴我:「我們獨龍女孩子從13至14歲起,就在母親的指導下學習紡麻織布,不會紡麻織布的女子被人瞧不起。到我家去吧,我織布給你看喲。」

阿南時織布的地方在自己家的晾台上。晾台木樁頂端懸掛著一個竹編篾籮,那裡面擺放著紡織工具。「你看,織布就是這個樣子」,她麻利地取下竹籮,拿出竹、木筒、木片共九件紡織工具和織布的經線,將經線一端掛在晾台的木樁上,另一端用「結布拉」(腰機帶)牽掛繫在自己的腰際,然後席地而坐,雙手開始不斷地穿梭緯線,隨著她兩隻手不停地運作,一行行呈豎條狀排列的彩布織出來了。阿南一邊操作一邊講著:「別看這些工具簡陋,但使用起來輕巧靈便,平時串門走親戚可以隨身攜帶,到別人家往樹幹或晾台木樁上一掛,照樣可以織出布來。」

阿南放織布家什的竹籮裡還有數十個繞好的白色線團。我問這是不是麻線?「對,這就是我們獨龍人織布的唯一原料。想不到吧,我們女人的雙手會讓麻稈變成白線。」

第二天晚上,我和阿南在她屋裡的火塘邊對麻皮再做處理。阿南靈巧的雙手在一瞬間可將兩根麻線結成一股,你找不出一絲打結的痕跡。

她一邊捻,我一邊將線繞成團(獨龍語稱「一克亞」),之後,又拿來一個用木頭削成的底部寬平、頂端尖細、中間有一鐵釘穿過形似陀螺的物件(獨龍語稱「文切」),把繞成團的線拉開再繞在「文切」上,左手捏著線頭。右手將「文切」往腿部用力一滾、放手、抽線,隨著「文切」快速轉動,阿南的左、右手不停地捻著,轉捻得更細的麻線則不斷地繞在左手掌上,最後,把左手掌上的線纏繞在長寬各約66厘米左右的叫「文卡」的工具上。

我們在次日又將呈束狀的麻線放在阿南買來的大鐵鍋裡煮熬,我用木片翻動麻線,阿南則將少許鹼性的草柴灰燼放進鍋裡。麻線在沸水裡煮了近四十分鐘,其色澤開始轉白。過了幾分鐘,阿南用竹片將麻線挑出,我們到河邊清水裡漂洗,用木棒反覆敲打,把附著在麻線上的殘皮打掉漂淨,麻線更顯白色,然後提起抖甩,在陽光下掛曬,水氣消失後再抱回家裡繞成團。

阿南告訴我,現在是陰雨天較多的時節,染麻會受影響,要不然她可以教我染色。「一般在冬季染色最好」,她說著指指房前水溝邊一排排種植的水冬瓜樹,「你瞧,就是這些水冬瓜樹的樹皮,把它舂成碎片,放在鐵鍋裡加水熬煮,即成紅色顏料」。

她還說把核桃樹的老根舂成碎片,加水煮熬成黑色顏料;若需桃紅色或藍色的顏料,則去採擷長在山巖上的一種叫「溫辛」的花,這種花在每年三、四月份開出紅、藍色的花朵,把採擷的花朵揉爛、舂碎,其汁水是桃紅色或藍色的顏料;要取綠色的顏料,就去山箐裡割來一種叫「辛那那布」的草葉,把草葉放進鍋裡加水煮熬,熬出的水即成綠色顏料。染料做成後,將需要染色的麻線分別放入上述顏料的染液中攪勻、悶泡、煮沸,再投進清水中漂洗、晾乾,即可著手紡線織布。

阿南床頭的木箱裡整齊地擺放著她織好的數床獨龍毯,她舅舅的女兒要結婚,這是她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織出來的,要送給新娘作嫁妝的。

阿南說:「我媽媽那一輩人年輕時是沒有被蓋的,每個人身上披的麻布,白天為衣,夜晚作被。現在雖然都有衣服穿,但獨龍女人仍喜歡披掛獨龍毯,一為取暖,二為裝飾。把一床獨龍毯折合縫起來,可以當口袋用;以它兜裹孩子就成襁褓;送給情人是定情物;饋贈客人則表示其尊貴,值得信賴。」

我與阿南在她家的瓜地裡告別,走出不遠,回頭望去,阿南身上披掛的獨龍毯就像雨後天晴的彩虹。

相關內容: 獨龍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民族文化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