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的由來 布朗族的民族歷史

布朗族的由來 布朗族的民族歷史

布朗族的由來 布朗族的民族歷史

民族文化大全

布朗族是雲南的獨有民族之一,分佈在雲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沿瀾滄江中下游西側的山嶽地帶,主要聚居地是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動海縣布朗、打洛等山區,雲縣、鎮康、德、雙江、耿馬、瀾滄、墨江、景東等縣亦有部分散居或雜。布朗族聚居地群山起伏,氣候暖和,降水較多,土地肥沃,產豐富。根據1998年人品統計,布朗族有8.77萬人,佔有省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0.661%,根據2000年雲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布朗族有9.388萬人。

布朗語屬南亞語系孟高語族布朗語支,分為布、阿爾低兩種方言。布朗與俄語、克木語、德昂語及高棉語有親屬關係。由布朗族與傣族、伍族、漢長期雜居,故多能兼操傣、佤和漢語。布朗族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傣文和漢文。

布朗族古稱「徽』、「蒲人」、「朴子」,自稱「烏」、「翁拱」、「阿娃」,他稱「濮曼」、「濮滿」。其先民在先秦時為百濮的一支,漢晉時稱「濮」,唐時稱「撲子蠻」,先後受南詔、大理國統治。

元明清時期稱「浦人」、「蒲滿」、「包滿」、「濮曼」。新國成立前由於社會發展的不平衡,聚居在西雙版納布朗山、西定、八達一帶的布朗人保留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殘餘,普遍採用刀耕火種勞動方式,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居住在瀾滄、雙江、鎮康等地的布朗族已進入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

布朗族有著較豐富的口頭文學,民間流傳著許多故事詩、抒情詩、敘事詩,題材廣泛,優美動人。由於長期與傣族雜居,深受傣族文化影響,布朗族喜好傣族的「贊哈」,歌舞時多以象腳鼓、錢、小三弦等樂器伴奏。布朗族的「刀舞」,動作舒展大方,剛柔相濟,舞姿矯健。

為青年男女所喜愛的「圈圈舞」,熱烈歡快,是情感交流,傳播愛情的最佳方式。每逢佳節盛行「跳歌」,往往通宵達旦。布朗族民間曲調分為四種:索調,一人自彈自唱的曲調,多用來歌唱愛情、新人新事和美好幸福的生活等廣泛的內容;宰調,在勞動中獨唱或合唱的曲調;甩調,喜慶節日用的曲調;甚調,跳舞時伴唱的曲調。

布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永昌一帶是古代「濮人」居住的地區,部族眾多,分佈很廣,很早就活動在瀾滄江和怒江流域各地。「濮人」中的一支很可能就是現今布朗族的先民。自西漢王朝在雲南設置益州郡,下轄惜唐(保山)、不韋(保山以南)等縣,濮人活動的地區就納入了西漢王朝的郡縣範圍。在西晉時,永昌濮人中的一部分向南遷移到鎮康、鳳慶、臨倉一帶。

唐朝時稱為「朴子蠻」,元、明、清時稱為「蒲蠻」。隋唐以後,文獻記載有所謂「濮人」、「撲子」、「朴子」、「撲」、「蒲滿」、「蒲人」等名稱,其分佈更為廣闊,唐宋時期,「撲人」受南詔、大理政權統治;明朝設順寧府,以蒲人頭人充任土知府。後來原居於雲南南部的部分蒲人發展為現在的布朗族。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稱為布朗族。解放前生活在布朗山上的布朗族人還保留著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殘餘;在平壩地區生活的布朗族人,由於受經濟文化發展比較快的漢族、傣族人的影響,己進入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布朗族人生活的地區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他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善種植茶樹,是著名的普洱茶的產地。布朗山的布朗族人實行母子連名制。小孩出生3天拴線命名,將母親的名字連在孩子的名字之後。

相關內容: 布朗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民族文化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