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是怎樣描寫張飛的?他的性格如何?

三國演義中是怎樣描寫張飛的?他的性格如何?

三國演義中是怎樣描寫張飛的?他的性格如何?

三國

凡是讀過或聽過《三國演義》的人,都非常喜愛張飛。他是一個嫉惡如仇、勇猛善戰、力大無比、粗豪爽直的人物。他有很多缺點,但人們從來不厭惡他;他具有小孩子似的一片天真,但粗魯的性格中又不乏細縝之處,他愛憎分明,義重如山,知錯就改,具有堅貞的品格,他是《三國演義》塑造得最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張飛性格的主旋律是「粗豪」,《三國演義》給他以這樣的造形:「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既具備了這樣「粗」的形貌,不用說他的語言、動作、表情就不會怎麼文雅的了。他嫉惡如仇,見義勇為,想什麼就做什麼,從不考慮事情的後果。「鞭督郵」就集中反映了他這種性格。督郵是漢朝郡太守下面的檢查官,專門檢查縣長、縣尉的工作,常常趁此敲詐勒索。劉備任安喜縣尉時,因無錢賄賂督郵,被誣陷有害民行為。劉備不敢聲張,唯唯諾諾,多次求免,都被阻梗。張飛卻不管這些,「睜圓環眼,咬碎鋼牙,滾鞍下馬,逕入館驛」,把督郵揪住頭髮,捆在馬樁上,用柳條鞭打督郵,「一連打折柳條十數枝」。後被劉備勸阻,這才住手。《三國演義》第2回的結束語就說:「安得快人如翼德,盡誅世上負心人!」作者是帶著讚美褒揚的口吻來塑造歌頌這個「快人」的。

張飛心直口快,說幹就幹,這種「粗豪」的性格,有時也闖了不少禍,給劉備的事業帶來諸多麻煩。呂布這個變化不定的人,依附董卓後,和劉備處於敵對地位。張飛早想把他殺掉,這是無可非議的。但後來呂布殺了董卓,無處投奔,到徐州依傍劉備。劉備深謀遠慮,要團結呂布共抗曹操,可張飛不懂這些,見了呂布,「扯劍上廳」,要殺死呂布,並非常天真地洩露了其中的天機:「曹操道你是無義之人,教我哥哥殺你。」使得劉備處境非常難堪,不得已,以實情告布,打亂了整個策略步驟,後劉備給張飛、關羽解釋不殺呂布的政治原因,關羽明白,點頭稱「是」,而張飛總是「我只要殺此賊以絕後患」。結果造成呂布與劉備之間的裂痕。不過,張飛有自己的邏輯,從來不說假話只要認為自己說的、做的是合理的,不管什麼場合,就要說出來、做出來。他搶了呂布的馬匹,呂布大怒,興師問罪,劉備只怕生事,矢口抵賴,張飛則「挺槍出馬」,說道:「是我奪了你好馬! 你今待怎麼?」因為張飛有自己的理由,他痛斥呂布:「我奪你馬你便惱,你奪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說了!」毛宗崗對此評論說:「妙,妙! 其言又爽直,又公平。」張飛這樣做的結果,卻使劉備失去了徐州。

張飛愛憎分明,他認為該愛的,就熱烈地愛;他認為該恨的,就咬牙切齒地恨,對敵人是毫不留情的。他很莽撞,但莽中有「義」,他的行動準則就是「義」。「桃園三結義」就是他首先倡導的,「吾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從《三國演義》整部書的描寫可以看出,他把自己的愛僧明白地告訴別人,從沒有一點忌諱和掩飾。對待關羽、劉備也是如此。如果誰認為張飛對關羽、劉備的感情是無原則的,那就大錯特錯了。比如,關羽不得已「投降」曹操,後歸來,與張飛會於古城,關羽「望見張飛到來,喜不自勝」,「拍馬來迎」,張飛不明真相,毫不客氣,「揮矛向關公便搠」。在張飛的眼裡,這時的關羽是違背「桃園結義」誓言的叛逆而不是什麼「哥哥」,及至後來,誤會消除,張飛「方纔大哭,參拜雲長」。後關羽被害,他得知消息後,「旦夕號泣,血濕衣襟」。可見他對二哥感情之深。他對劉備不發兵為關羽報仇,感到很不滿意。即使劉備貴為天子,他也敢當面責備劉備:「陛下今日為君,早忘了桃園之誓!」張飛的愛憎分明如此。

張飛「粗豪」的性格,有時盛氣凌人,自以為是,判斷失誤,常常做錯事,但人們還很喜歡他,原因在於他知錯就改,樂於改正。古城聚會,差點鬧出大錯,一旦真相大白,就「大哭參拜」。劉備三訪諸葛亮時,張飛對諸葛亮的本領認識不深、瞭解不夠,起初就對劉備說道:「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喚來便了。」劉備第二次拜訪孔明,張飛心有怨言,只是出於對劉備尊敬,才隨劉備前往,但又未遇。劉備極力稱讚諸葛亮為當今大賢,張飛卻說:「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為大賢! 今番不須哥哥去,他如不來,我只用一條麻繩縛將來!」劉備三訪隆中,諸葛亮酣睡未醒,劉備拱立階下,張飛卻十分惱火,說道:「等我去屋後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諸葛亮出山,得到劉備重用,並告訴張飛說:「吾得孔明,猶魚之得水。」張飛聽後,很不服氣,待曹兵殺奔新野時,張飛又不無諷刺地說:「哥哥何不使『水』去?」其傲慢形象活龍活現。但諸葛亮博望火攻,建立了「初出茅廬第一功」時,張飛心悅誠服,謂「孔明真英傑也!」見到諸葛亮,又「下馬拜伏於車前」。從此才懂得一點「鬥智優於鬥力」的道理。張飛對龐統也是如此,他專程來到耒陽縣,來時何等聲威,到耒陽縣後,聽信片言隻語,不加分析,對龐統「大怒,欲擒之」。後來,張飛親眼看到龐統處理公事,幹練公正,絲毫無差,才「大驚」,下席相謝,承認自己魯莽,併力言在劉備那裡舉薦龐統。張飛這樣的兩副面孔,多麼樸素、真誠,他知錯就改,絲毫沒有任何做作之處,人們最喜歡的,恐怕就是他這一點。

張飛的武藝是十分高強的,他勇力過人,「聲若巨雷,勢如奔馬」是他的真實寫照。他那根「丈八蛇矛」在戰場上似乎沒有吃過多少虧。關羽就曾在曹操面前誇他在千軍萬馬中取敵將的首級如探囊取物。長阪坡一戰,使他的威力得以充分的體現。他大喊一聲,把曹操的將領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他單槍匹馬,抵住了曹操的百萬大軍。這雖有近於神話的描寫,但至少可以看出他的威力。與馬超作戰,甚至「不用頭盔,只裹包巾」,還安排夜戰,大有不戰勝對方,決不收兵的氣概。

作者除了表現張飛的「粗魯」性格之外,還寫了他的「粗中有細」作為陪襯。張飛第一次懂得用計,是活捉曹操將領劉岱。劉岱閉營不戰,張飛心生一計,故意揚言當夜二更劫寨,卻在帳中飲酒裝醉。又故意毆打士兵,後悄悄讓人放了,讓這個士兵傳信告密,劉岱信以為真。張飛卻兵分三路圍攻,一舉將劉岱活捉。劉備得知後,高興地對人說:「翼德自來粗莽,今亦用智,吾無憂矣。」後張飛奉諸葛亮之命進攻蜀地時,巴州太守嚴顏深溝高壘,堅守不出,張飛又巧用機智,終於活捉了嚴顏,然後又「親解其縛,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頭便拜」,嚴顏感其誠,投降張飛,結果,張飛不費一兵一卒,很順利地打到了成都。這時的張飛,已不再是那粗魯的、只知橫衝直撞的莽漢,倒很有些像儒將風度。張飛與曹操的大將張郃的對抗並最後戰勝張郃,《三國演義》有極其生動、細緻的描寫,使張飛「粗中有細」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但作者並沒有掩蓋張飛性格的弱點,比如,他的脾氣非常不好,暴躁,不安靜,不耐煩,又愛喝酒,常常喝醉打人,對待部屬粗暴等,終於釀成被殺的悲劇。

《三國演義》的人物類型是很多的,英雄形象也各不同。可人們最喜歡的還是張飛,因為張飛這個人物,是十分可親的、實實在在的人物,不像關羽那樣被寫成「神」,與普通百姓有一定距離。張飛的形象,包含著我國古代勞動群眾質樸、善良、剛強、坦率、無畏和愛憎分明的優秀品質,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具有永久魅力的人物。

相關內容: 性格三國演義張飛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三國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