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日休《春夕酒醒》賞析

皮日休《春夕酒醒》賞析

皮日休《春夕酒醒》賞析

古詩賞析

春夕酒醒

皮日休

四弦才罷醉蠻奴,酃醁餘香在翠爐。

夜半醒來紅蠟短,一枝寒淚作珊瑚。

【註釋】

1夕:日落的時候。

2四弦(xian):指琵琶,因有四根弦,故稱。這裡代指音樂。

3罷:停止。

4蠻奴:舞姬,婢僕。

5酃醁(linɡ lu):一作「酃淥」,美酒名。酃,地名,在今湖南省;醁,美酒。

6餘(yu):通「余」,殘留。

7翠爐:翡翠色的水爐。

8蠟:蠟燭。

9寒淚:淒涼的眼淚。

十珊瑚:一種海生圓筒狀腔腸動物,顏色鮮艷美麗。

【寫作背景】

《春夕酒醒》是晚唐詩人皮日休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通過寫詩人酒醒後剎那間的觀感,來詠史懷古,也表達出詩人內心的愁苦情緒,物我一體,情景交融。

【 譯文】

伴酒的樂聲停了,赴宴的人們散了;詩人不勝酒力,醉倒了。當他一覺醒來,那翡翠色的燙酒水爐,還在散發著誘人的香味。詩人睜開矇矓睡眼,呵,照明的紅蠟已經燒短了,剩下那麼孤零零的一枝,若明若暗地閃爍著微弱的光。蠟脂融化著,點點滴滴,像淒涼的眼淚,不停地流,凝聚起來,竟化作了美麗多姿的珊瑚模樣。

【賞析】

該詩表面上寫詩人酒醒後剎那間的觀感,實為一首詠史懷古詩。晚唐年代,對於歷史的鑒戒,一般人的感覺已很遲鈍了,而作者卻有意重提這一教訓,意味深長。

「四弦才罷醉蠻奴,酃醁餘香在翠爐」,詩從「四弦才罷」、蠻奴醉倒落筆,不正面描寫宴會場面,但宴會氣氛的熱烈,歌伎奏樂的和諧悅耳,朋友們舉杯痛飲的歡樂,詩人一醉方休的豪興,無不透過語言的暗示作用流露出來,給人以想像酒宴盛況的餘地。這種側面透露的寫法,比正面直述既經濟而又含蓄有力。「蠻奴」上著一「醉」字,煞是妙極:既刻畫了詩人暢飲至醉的情懷,又表明酒質實在醇美,具有一股誘人至醉的力量;這「醉」字還為下文的「醒」渲染了醉眼矇矓的環境、氣氛。當詩人一覺醒來,「翠爐」的酒氣仍然撲鼻,「餘香」誘人。這個細節,不僅寫出了酃醁質量高、香味歷時不散的特點,而且點出了詩人嗜酒的癖性。在古代,不得志的正直之士,往往和酒結下不解之緣。這裡,詩人雖只暗示自己嗜酒,但卻掩飾不住內心的愁。手法可謂極盡含蓄、曲折之能事。

「夜半醒來紅蠟短,一枝寒淚作珊瑚」,詩的後兩句,寫酒醒所見景象:「短」字,繪出紅蠟殘盡的淒清況味;「一枝」,點明紅蠟處境孤獨;「寒淚」的形象則使人彷彿看到那消融的殘燭,似乎正在流著傷心的淚水。詩人運用擬人手法,不僅把「紅蠟」寫得形神畢肖,而且熔鑄了自己半生淒涼的身世之感,物我一體,情景交融。這時作者已進入中年,壯志未酬,人生道路正像這一枝短殘了的紅蠟。

將這首中舉後寫的《春夕酒醒》與詩人得第前寫的另一首詩《閒夜酒醒》作比較,會發現風格上的迥異。兩首詩同是寫酒後醒來孤獨之感,但與「樸澀無采」,語言清新的《閒夜酒醒》相比,《春夕酒醒》卻完全是另一種風格。「四弦」的樂聲,酃醁的「餘香」,「翠爐」「紅蠟」的色彩,「珊瑚」的美麗多姿,辭藻華麗,斐然多彩,正表現出「才筆開橫」、文辭「奇艷」的藝術特色。

此詩以議論為主,在形象思維、情韻等方面較李商隱《隋宮》一類作品不免略遜一籌;但在立意的新奇、議論的精闢和「翻案法」的妙用方面,自有其獨到處,仍不失為晚唐詠史懷古詩中的佳品。

【作者簡介】

皮日休(約838—約883),晚唐文學家。字襲美,一字逸少,漢族,今湖北天門人。一位道、儒兼修的學者。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晚唐詩人、文學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鹹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後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後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被魯迅讚譽為唐末「一塌糊塗的泥塘裡的光彩和鋒芒」《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等。

相關內容: 皮日休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詩賞析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