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有哪幾位梁山好漢打過老虎?結果如何

水滸傳有哪幾位梁山好漢打過老虎?結果如何

水滸傳有哪幾位梁山好漢打過老虎?結果如何

水滸傳

水滸傳描寫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這些英雄人物的性格有相同之處, 但又有著十分突出的個性,。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梁山好漢曾經有三次打死過老虎,一次是武松赤手空拳打虎,一次是李逵用刀殺虎,一次是登州獵虎解珍、解寶用藥箭射虎。三次打虎,各有各的巧妙之處,但受傷的都是老虎。

武松打虎

武松是因為打老虎而出名的。沒有打死老虎之前,武松在江湖上沒什麼名氣,連善於識人的小旋風柴進都不賞識武松。武松在柴進莊上的時候,各種待遇都比較低,連武松自己都開始對柴進有了怨言。但是,打虎之後的武松名氣就截然不同了,四海之內都聞武松名字,都知道武松本事了得。

打死老虎之後,武松不僅得到了好名聲,還得到了都頭的官職。陽谷縣知縣看上了武松,賞賜武松在他身邊做了都頭。武松是窮人家孩子,猛然做了都頭,很是享受,給別人介紹自己的時候,都不忘記加上「都頭」二字。在鴛鴦樓殺了人,武松也要給牆上寫下,殺人者,打虎武松也的字樣。打虎,成了武松的招牌,成了武松介紹自己,嚇唬別人的金字招牌。

李逵打虎

李逵也曾經打死過老虎,並且是四隻老虎。但李逵打虎卻不及武松打虎來得精彩,不及武松打虎讓人屏息凝神,不及武松打虎一樣讓人感歎。李逵打死的是兩隻小虎和兩隻大虎,兩隻小虎不足道,對李逵來說,可以忽略不計。兩隻大虎可不一樣,但是李逵卻也很輕易就打死了。兩隻大虎也都曾和李逵打鬥,母虎看見李逵在虎穴裡面,就用尾巴在穴裡去剪,李逵將刀插到了它的糞門裡,一直捅到肚子裡,母虎逃走,後來死在了山巖邊。那只公虎也只被李逵一刀,砍在了頷下,當時死了。

李逵殺死四隻老虎,但是都是借助了刀,虎用力,人用智慧和工具,李逵借助了工具,所以,他的打虎事跡不如武松來得驚心動魄。不可否認的是李逵打虎也很能證明實力,一般人看見老虎,嚇也嚇得腿軟了,何況是兩隻大虎。李逵當時為母報仇心切,正是憤怒和悲傷交織,看見老虎,只想報仇,加上李逵本來是個膽子很大的人,他後來不是就自稱張大膽嘛,所以大老虎並沒有太費氣力。

解珍解寶打虎

除了武松和李逵,梁山還有人曾打死過老虎,並且是主動追著老虎打,他們就是解珍、解寶弟兄。解珍、解寶本來是登州的獵戶,書中說他們是登州最好的獵戶。解珍和解寶對於打老虎的工作很積極,很熱情,準備了一大堆捕老虎用的窩弓、藥箭、弩子、钂叉等,專等老虎上鉤。其實,這弟兄兩個打虎,有點像漁民在釣魚,只能說明他們是好獵手,不能說明他們好武功。

雖然解珍弟兄捕虎不能說明他們武功高,但是這弟兄兩個的膽量還是真不小。為了捕虎,他們一連三日在樹林中過夜,晚上爬到樹上休息。第三天四更,忽然聽見窩弓響起,只見一隻老虎被藥箭射中,在地上翻滾。解珍、解寶大喜,跳下樹去,拿著鋼叉就去抓老虎。從這些描寫看,解珍、解寶也絕對不是等閒之輩,《水滸傳》中的獵戶不少,武松和李逵打死的老虎都曾經被官府限期獵戶進行捕捉,但是獵戶們都是一籌莫展,無可奈何。和這些獵戶比起來,登州的獵戶解珍、解寶果然是不一般,手段比這些人強了太多。

三次打虎之比較

梁山上,綽號叫老虎的不少,什麼跳澗虎、笑面虎等等,綽號叫「打虎將」的也大有人在,但是真正打死過老虎的人,卻只有武松、李逵和解珍弟兄。雖然同樣打死過老虎,但是影響力卻截然不同,武松打虎的故事還選入了中小學生的課本,被廣泛傳播,幾百年來,但凡提到打虎,人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武松,即使是對《水滸傳》不熟悉的人,也能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而李逵打虎就相對沒有什麼知名度了。解珍和解寶打虎,對《水滸傳》不熟悉的人幾乎都不知道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過,比李逵打虎更加少人知。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然這與作者施耐庵的敘述有關係,武松打虎是施耐庵敘述最詳細、最精彩的片段之一,而李逵和解珍弟兄打虎,則敘述相對不那麼詳盡了。武松打虎,作者事前渲染了太多的氛圍,又是喝酒,又是看榜文,可謂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並且武松隨身只攜帶了一根棒子,沒發揮作用就打折了。李逵打虎的時候,攜帶了朴刀和腰刀,腰刀捅入了一隻老虎的肚子,朴刀卻砍中了另外一隻老虎的下頷。解珍、解寶用的則是藥箭,根本沒有和老虎交手。

武松用力,李逵用工具,解珍解寶弟兄則用智慧,一次比一次手段高。最好的打虎方法是解珍解寶弟兄的方法,避免了直接接觸老虎,並且捕獲的也是老虎的全屍。武松打虎當然不可複製,也不值得提倡,人是會使用工具的高級動物,這也是人和動物的區別,單純拿人的力量去和老虎等猛獸比拚,這難道是明智的做法嗎?打虎,至少也應該像李逵一樣借助工具,像解珍、解寶兄弟一樣當然更好。武松的打虎方式,雖然能夠證明勇武,但拿生命開玩笑,其實是不值得提倡的,大家覺得呢

相關內容: 老虎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水滸傳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