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串生死的人生禮儀--《儀禮》

貫串生死的人生禮儀--《儀禮》

貫串生死的人生禮儀--《儀禮》

生肖民俗

《儀禮》是現存最早的關於禮儀的典籍。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初置五經博士,《儀禮》即居其一。入唐,有"九經";至宋,有《十三經》;《儀禮》均在其中,是為儒家經邦治國的煌煌大典之一,對中國文化的影響非常深遠。

一、《儀禮》的名稱、傳本和今古文問題
《儀禮》在"三禮"中,成書最早,而且首先取得經的地位,是禮的本經。《儀禮》本名《禮》。《漢書·景十三王傳》:"獻王所得書皆先秦古文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皆經傳說記,七十子之徒所論。"其中的《禮》,就是指《儀禮》。《漢書·藝文志》也只稱"《禮》",不稱"《儀禮》"。漢人還每每有把《儀禮》稱為《禮記》的,如《史記·孔子世家》說"故《書傳》、《禮記》自孔氏出",此處的《禮記》,指的就是《儀禮》。《後漢書·盧植傳》也稱《儀禮》為《禮記》。此外,郭璞注《爾雅》稱引《儀禮》文學,屢屢稱之為《禮記》,這可能是《儀禮》的經文之後大多附有"記"的緣故。何休《公羊》注在引用《儀禮》經文或記時,則每每混稱,而不加區別。據清儒段玉裁考證,漢代《禮》十七篇的標題前,並沒有"儀"字。東晉元帝時,荀崧奏請置《儀禮》博士,才開始有《儀禮》之名,但尚未成為通稱。如唐人張參《五經文學》引《儀禮》文字很多,但都只說"見《禮經》"。唐文宗開成年間石刻九經,《禮經》用《儀禮》之名,於是成為通稱,沿用至今。但《禮經》之名也依然使用。
學者還每每稱《儀禮》為《士禮》,原因是先秦好以篇首的幾個字作為篇名或書名,《儀禮》十七篇的首篇是《士冠禮》,所以以其篇首之字而名之為《士禮》。也有學者認為,《士禮》的得名當由內容而起,因為《儀禮》所記,以士的禮儀為主。
漢代《儀禮》的傳本有四種,即大戴本、小戴本、慶普本和劉向《別錄》本,四種傳本都將《儀禮》十七篇分為冠婚、朝聘、喪祭、射鄉等四類,但是十七篇的順序只有《士冠禮》、《士昏禮》、《士相見禮》三篇是相同的,其餘各篇則不盡相同。四種傳本的篇序,戴德本以冠、昏、喪、祭、鄉、射、朝、聘等八條大綱為序排列各篇,《喪服》一篇相傳為子夏所作、故列在最後。劉向《別錄》本則將有關冠、昏、鄉、射、朝、聘的十篇居先,而將有關喪、祭的七篇列後,這可能是前十篇為吉禮,後七篇屬凶禮的緣故,全書依吉、凶、人神為序。戴聖本的次序最為混亂,幾乎沒有條理可尋。1957年,甘肅武威磨嘴子6號漢墓出土一批西漢晚期抄寫的《儀禮》竹、木簡,共496支。據簡的形制及內容,可以分為甲、乙、丙三種文本。甲本木簡包括《士相見》、《服傳》、《特牲》、《少牢》、《有可》、《燕禮》、《泰射》等七篇;乙本木簡只有《服傳》一篇;丙本為竹簡,只有《喪服》一篇。其篇次不僅與今本《儀禮》不同,而且與二戴本不同,有學者認為,這可能就是東漢時即已失傳的後(蒼)氏之慶普傳本。從文字上看,丙本的《喪服》為單經本,經文之下沒有傳文;而甲本和乙本的《服傳》都只有傳文而沒有經文,即所謂"單傳本",與今天所見經、傳合一的文本不同,證明西漢時經文和傳文是各自獨立成書的。鄭玄注《儀禮》時,認為二戴本"尊卑吉凶雜亂",不可取從;而劉向《別錄》本"尊卑吉凶次第倫序",所以採用的是劉向《別錄》本。
《儀禮》十七篇的內容,及於上古貴族生活的各個方面。宋人王應麟依照《周禮·春官·大宗伯》對禮的劃分方法,將十七篇分為四類:《特牲饋食禮》、《少牢饋食禮》、《有司》等三篇記祭祀鬼神、祈求福佑之禮,屬於吉禮;《喪服》、《士喪禮》、《既夕禮》、《士虞禮》、等四篇記喪葬之禮,屬於凶禮;《士相見禮》、《聘禮》、《覲禮》等三篇記賓主相見之禮,屬於賓禮;《士冠禮》、《士昏禮》、《鄉飲酒禮》、《鄉射禮》、《燕禮》、《大射禮》、《公食大夫禮》等七篇記冠昏、賓射、燕饗之禮,屬於嘉禮。其實,《儀禮》的篇數至今是一個懸而未決的疑案。鄭玄引劉向《別錄》,說《儀禮》為十七篇,但又說《別錄》稱《既夕禮》為《士喪禮下篇》,稱《有司徹》為《少牢下篇》,如此,則《別錄》所見《儀禮》應該只有十五篇,可能另有兩篇已經失傳。王充在《論衡·謝短》篇中說"今《禮經》十六",這是他所見《儀禮》的篇數。而荀悅《漢紀》則說:"高堂生傳《士禮》十八篇。"可謂莫衷一是。
據《漢書·藝文志》,漢代的《儀禮》有古文經和今文經兩種。古文經是用先秦古文字書寫的。《漢書·藝文志》目錄:"《禮古經》五十六卷,《經》七十篇。"前者為古文,後者為今文。所謂《禮古經》,出於魯淹中(或說出於孔子壁中),有五十六篇。"《經》七十篇",即高堂生所傳的十七篇《士禮》,"七十"乃"十七"之誤倒。今文經只有十七篇。比古文經少三十九篇。今、古文《儀禮》都有的十七篇,內容基本相同,只是文字上有差異,因此,《儀禮》實際上無所謂今古文的問題。古文經多出的三十九篇,因不在當時通行的禮經之中,人們多不傳習,後來漸漸失傳了,人們稱其為"逸禮",其面貌今已不可知,甚至連篇名也很難考索。《周禮》、《禮記》的鄭玄注,以及其它一些古書的註疏中,曾經提到《天子巡狩禮》、《朝貢禮》、《烝嘗禮》、《王居明堂禮》、《古大明堂禮》等篇名,王應麟認為就是三十九篇"逸禮"之屬。元儒吳澄又將這些文字分類匯輯,附在《儀禮》各篇之後。但也有學者認為,三十九篇"逸禮"傳授不明,又無師說,可能是子虛烏有之物。清人邵懿辰認為,後人所引及吳氏所輯,內容與十七篇所記不相類,文字也不古樸,很可能是後人的偽作,而不是當時通行的禮。

二、《儀禮》的作者與撰作年代
關於《儀禮》一書的作者及其年代,自古以來就存在分歧。古文經學家認為是周公所作,今文經學家認為是孔子所作。古代的學者大都踵此二說。如崔靈恩、陸德明、賈公彥、鄭樵、朱熹、胡培翬等都持周公手作說,他們根據《禮記·明堂位》"周公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諸侯於明堂,制禮作樂"的記載,認定周公所制的"禮",就是《儀禮》及《周官》等書,是周公損益三代制度而寫成的;他們還認為,《儀禮》詞意簡嚴,儀節詳備,非周公不能作。而司馬遷、班固等則認為《儀禮》是孔子所作,說孔子慨歎周室衰微,禮崩樂壞,因而追跡三代之禮而作此書。
以上兩說,以孔子作《儀禮》說比較合理。據《禮記·雜記》記載,恤由死後,魯哀公曾派孺悲向孔子學習士喪禮,"《士喪禮》於是乎書"。也就是說,《儀禮》的《士喪禮》在這時經過孔子的傳授被正式記錄下來了。皮錫瑞《三禮通論》、梁啟超《古書真偽及其年代》據此認為,這是孔子作《儀禮》的明證,並進而推論其餘十六篇也是孔子所作。他們還認為,《儀禮》文字風格與《論語》非常相似,其內容與孔子的禮學思想也完全一致,例如孔子很重視冠、昏、喪、祭、朝、聘、鄉、射等八禮,而《儀禮》十七篇正是記述這八種禮儀的,這不能說是巧合。邵懿辰等斷言,《儀禮》十七篇並不是經歷了秦火而殘存的篇數,而是孔子教授弟子的原典,十七篇的內容已經足以總攬禮的大綱。但是,也有學者懷疑《雜記》所記的真實性,清人崔述《豐鎬考信錄》就說:"今《士喪禮》未必即孔子之所書。"從周代金文以及《尚書》、《逸周書》、《國語》、《左傳》、《毛詩》等文獻看,周代已經出現了一些比較程式化的儀禮,貴族們經常舉行各種典禮,如冠禮、覲禮、聘禮、饗禮、喪禮等,其儀節與《儀禮》所見有相同或相似之處。近人沈文倬先生認為,《禮記·雜記》所說的《士喪禮》,實際上包括《喪服》、《士喪禮》、《士虞禮》、《既夕禮》等四篇,後三篇記述的是喪禮的連續過程,《喪服》記述的是喪禮中的服飾,內容貫通,缺一不可,著成的年代應該比較相近,大約在魯哀公末年至曾悼公初年,即周元王、定王之際。而《儀禮》一書,則是公元前5世紀中期到4世紀中期的一百多年中,由孔門弟子及後學陸續撰作的。沈說較為公允。
《儀禮》十七篇,除《士相見禮》、《大射禮》、《少牢饋食禮》、《有司徹》等四篇之外,其餘各篇之末都有"記"。一般認為,記是孔門七十子之徒所作。《喪服》一篇體例較為特殊,經與記均分章分節,其下又有"傳"。傳統的說法認為,"傳"是孔子門人子夏所作。但是,也有人認為,此子夏為漢代人,與孔子的門人子夏同名,而非一人。

三 、《儀禮》的傳授與研習
據《史記》記載,西漢初最早傳授《儀禮》的是高堂生。《漢書·儒林傳》:"漢興,然後諸儒得修其經藝,講習大射,鄉飲之禮。……諸學多言禮,而高堂生最本。禮固自孔子是,而其經不具。及至秦焚書,書散亡益多。於今獨有《士禮》,高堂生能言之。"一般認為,高堂生把《儀禮》傳給蕭奮,蕭奮傳給孟卿,孟卿傳給後蒼,後蒼傳給大戴(戴德)、小戴(戴聖)、慶普,這就是漢代的《禮》學的所謂五傳弟子。但是,《史記·儒林傳》所記,在蕭奮只前還有徐氏,蕭奮之《禮》當得自徐氏,徐氏與高堂生的關係不詳。《禮》為五經之一,最初的《禮》博士是誰,今已不可考。宣帝時,博士後蒼以《詩》、《禮》名世。據《漢書·藝文志》,後蒼以《禮》授"沛聞人通漢子方、梁戴德延君、戴聖次君、沛慶普孝公。……由是《禮》有大戴、小戴、慶普之學"。西漢政府設立的《易》、《詩》、《春秋》"五經博士",都是今文經學。《禮》也不例外,大、小戴及慶氏三家也都是今文經學,其中,大、小戴列於學官,慶氏不立於學官。
最早為《儀禮》全書作注是的鄭玄,此前只有少數人為《儀禮》的某些篇作過注,如馬融作的《喪服注》即其例。鄭玄的情況已在介紹《周禮》時談到,此處不再重複。鄭玄的《儀禮注》和《周禮注》一樣,文字精審,要言不煩,博綜眾家,兼采今古文,受到廣泛的歡迎,成為《儀禮》研究的不祧之祖。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士族嚴辨宗法血統,《儀禮·喪服》根據服喪者的嫡庶親疏身份,對喪服的樣式作了嚴格的規定,因而《喪服》研究成為當時的時尚,著述極多。唐代學者在總結兩漢、魏晉南北朝經學的基礎上作《九經疏》,其中的《儀禮》疏是由賈公彥做的。遺憾的是,儘管賈氏的《周禮疏》贏得了很高的學術聲譽,但《儀禮疏》得到的評價並不高,原因是魏晉時《喪服》獨盛,其它各篇研究較差,所以賈氏作《儀禮疏》時,《喪服》一篇所引章疏有袁准、孔倫等十幾家,材料比較豐富,而其餘各篇所引,只有南齊的黃慶、隋的李孟哲兩家,詳略十分懸殊,而且黃、李二家的注水平也不高,連賈氏自己都不滿意。
唐以《易》、《詩》、《書》、《三禮》、《三傳》等"九經",考課取士。按經文自數的多少,將"九經"分為三等,《禮記》、《左傳》為大經,《毛詩》、《周禮》、《公羊》為中經,《周易》、《尚書》、《儀禮》,《谷梁》為小經。由於《禮記》的字數比《左傳》少,所以,攻大經者竟相讀《禮記》;中經與小經之中,《周禮》、《儀禮》、《公羊》、《谷梁》四經或文字艱深,或經義晦澀,難收速效,故鮮有攻讀者,這是"三禮"之學中衰的重要原因。
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王安石改革科舉制度,宣佈廢罷詩賦及明經諸科,《儀禮》也在廢罷之列。古代科舉分房閱卷,從此之後,再無《儀禮》之房,因此,誦習《儀禮》的學者寥若晨星,《儀禮》屢經翻刻,訛脫衍倒之處在在多有,但由於誦習者少,很少有人問津。朱熹曾慨歎:《儀禮》人所罕讀,難得善本。元、明兩朝,學者高談心性理氣,多不願研究以名物制度為主的《儀禮》,所以《儀禮》之學益微,不絕如縷。
有清一代,是《儀禮》之學的極盛期,名家迭出,著述宏富,學術水平也遠超前賢。清代的《儀禮》研究,始於顧炎武。康熙初,顧炎武以唐開成石經校明北監本"十三經",發現《儀禮》一脫誤最多,他在《九經誤字》中曾詳加臚列。稍後,張爾岐作《儀禮鄭注句讀》,附《監本正誤》、《石經正誤》二卷,詳校《儀禮》經注之誤。其後有許多學者致力於《儀禮》的校勘和研究,由於他們不懈的努力,《儀禮》的原貌基本恢復,為《儀禮》研究的深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清代《儀禮》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是胡培翬的《儀禮正義》。胡培翬,安徽績溪人,自祖父胡匡衷起,一門四世皆致力於《儀禮》研究,積澱深厚。胡培翬本人又以四十年之功,作《儀禮正義》四十卷,成為《儀禮》研究集大成的著作。胡氏把自己的工作概括為四點:一、"補注",即補充鄭注之不足;二、"申注",即申述鄭注之義蘊;三、"附註",與鄭注相異而義又可通的說法,附而存之,以資研究;四、"訂注",即訂正鄭注的錯誤。此書不僅對以往《儀禮》研究的成果作了全面總結,解決了許多難點,而且新見迭出,使《儀禮》研究躍上了全新的台階。

四、《儀禮》的價值
《儀禮》一書,記載的是先秦的禮儀制度,時過境遷,它是否已經沒有任何價值可言了呢?回答是否定的。
首先,《儀禮》作為一部上古的經典,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此書材料,來源甚古,內容也比較可靠,而且涉及面廣,從冠婚饗射到朝聘喪葬,無所不備,猶如一幅古代社會生活的長卷,是研究古代社會生活的重要史料之一。書中記載的古代宮室、車旗、服飾、飲食、喪葬之制,以及各種禮樂器的形制、組合方式等等尤其詳盡,考古學家在研究上古遺址及出土器物時,每每要質正於《儀禮》。《儀禮》還保存了相當豐富的上古語彙,為語言、文獻學的研究提供了價值很高的資料。《儀禮》對於上古史的研究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古代中國是宗法制社,大到政治制度,小到一家一族,無不浸潤於其中。《儀禮》對宗法制度的的闡述,是封建宗法制的理論形態,要深刻把握古代中國的特質,就不能不求於此。此外,《儀禮》所記各種禮典,對於研究古人的倫理思想、生活方式、社會風尚等,都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其次,儘管宋代以後,《儀禮》一書在學術界受到冷落,但在皇室的禮儀制度中,《儀禮》始終是作為聖人之典而受到尊重的。從唐代的開元禮到宋代的《政和五禮新儀》、《大明集禮》,乃至《大清會典》,皇室主要成員的冠禮、婚禮、喪禮、祭禮,以及聘禮、覲禮等,都是以《儀禮》作為藍本,加以損益而成的。
再次,由於佛教的傳入,使民間的傳統生活習慣發生很大變化,如果聽之任之,則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有全面佛教化的可能。宋代的有識之士如司馬光、朱熹等,意識到《儀禮》中的禮制是中國儒家文化的典型,如果它從中國社會徹底消失,那將是儒家文化的徹底消失。他們順應時勢、對《儀禮》進行刪繁就簡,取精用弘的改革,摘取其中最能體現儒家人文精神的冠、婚、喪、祭諸禮,率先實行,並在士大夫階層中加以提倡,收到了比較積極的成效。可見,《儀禮》在宋代時還起過捍衛民族文化的作用。
最後,《儀禮》在在今天還有沒有價值可言呢?回答是肯定的。但這並不是說要恢復《儀禮》的制度,而是說應該利用《儀禮》禮義中的合理內核。《儀禮》中的許多禮儀,是儒家精心研究的結晶,有許多思想至今沒有過時。對於這一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應該保持應有的尊重,並以科學的態度加以總結,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所用。今禮之中有古義,人們不自知罷了;古禮也可以今用,這正是我們應該像王安石、朱熹那樣,認真研究的課題。有關《儀禮》中的禮儀,我們將在後面作比較詳細的介紹,此處從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生肖民俗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