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最寵愛的孫皇后,在歷史上有多牛?

朱瞻基最寵愛的孫皇后,在歷史上有多牛?

朱瞻基最寵愛的孫皇后,在歷史上有多牛?

後宮人物

朱瞻基最寵愛的孫皇后,在歷史上有多牛?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著往下看吧~

明朝前幾任皇帝,都與自己原配感情很不錯,比如朱元璋和馬皇后、朱允炆和小馬皇后、朱棣和徐皇后,就連朱高熾與張皇后雖算不上鶼鰈情深,但好歹也相敬如賓。唯獨到了朱瞻基這裡,他連相敬如賓都做不到,反而廢了自己的髮妻,改立喜愛之人孫氏為後。

朱瞻基最寵愛的孫皇后,是明英宗朱祁鎮的親媽,在有些電視劇中,孫皇后的人設是堅強不屈,挽救大明於水火的霸道女主。那麼在歷史上,她真有那麼能幹嗎?

孫皇后的父親孫忠,是永城縣的主簿,正好誠孝張皇后(朱高熾原配、朱瞻基親媽,時為太子妃)的母親彭城伯夫人也是永城人。有一次彭城伯夫人進宮看女兒,就聊起孫家有個女兒十分賢德,也就是這樣,孫氏便進了宮。

孫氏剛進宮時才十多歲,她和朱瞻基一樣大,由於孫氏進宮與太子妃母親有關,所以朱棣就命太子妃張氏負責教導孫氏。正因如此,朱瞻基常常和孫氏見面,兩人漸漸有了感情基礎。

永樂十五年,朱棣下令為皇太孫朱瞻基選妃,朱瞻基自然想讓孫氏做自己的正妃,奈何長輩們都看中了以賢聞名的胡善祥。沒辦法,朱瞻基只能娶了胡善祥為正妃,而孫氏則委屈當了嬪。

在朱瞻基登基前,胡善祥為他生了兩個女兒,孫氏生了一個女兒。宣德二年,已是貴妃的孫氏為朱瞻基生下長子朱祁鎮,關於朱祁鎮是否孫氏親生,一直以來存在著爭議,比如就連《明史》都記載:

「妃亦無子,陰取宮人子為己子,即英宗也。」

就是說孫氏本來沒有兒子,她為了上位,就抱了宮人的兒子。正因為《明史》也堅持這種說法,導致許多人對此堅信不疑,但其實只要好好想想,就知道這件事根本經不起推敲。

首先孫氏如果早有計劃抱別人的孩子,她就要提前假裝懷孕,但是在後宮假裝懷孕,是那麼容易實現的嗎?其次就算朱瞻基也知道,他因為喜歡孫氏而同意她這樣做,但朱瞻基能瞞得過英明的母親張太后嗎?

再者張太后知道的話,絕對不會允許孫氏採用這種陰險的手段,畢竟她要是不能生,後宮還有妃子可以給朱瞻基生兒子。而且就算真要抱孩子,張太后也是抱給胡善祥養啊,因為她一直就喜歡胡善祥,不喜歡孫氏。

因此,孫氏作為一個貴妃,在當時的情況下,根本無法做到隻手遮天,瞞過所有人抱來一個孩子。所以根本不用去爭執什麼,朱祁鎮肯定是她生的沒錯,要不然朱瞻基要廢後,改立皇長子生母為後,張太后為何不反對?就是因為孫氏有兒子這張王牌。

也正是因為自己生了兒子,孫氏便有了想法,開始在朱瞻基枕邊吹風。朱瞻基本就寵愛她,於是漸漸動了廢後的想法。

朱瞻基先是召來朝中重臣商議,與其說是商議,倒不如說他在極力說服大家。他口口聲聲說自己30歲了,好不容易有了兒子,所以應該嘉獎為他生下兒子的孫貴妃。接著又說皇后多年來無子出,還經常生病,這並非一個合格的皇后。

可是這些理由,哪裡說服得了理智的大臣們,孫氏一看情況不妙,立即推辭說:

「後病痊自有子,吾子敢先後子耶?」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孫氏與前幾任明朝皇后的區別,她是有小心機的。

而孫氏越是推辭,朱瞻基就越是覺得委屈她了,於是直接去勸胡善祥本人,要求她主動辭去皇后之位。胡善祥也沒有辦法,只能按照丈夫的意思做。宣德三年,朱瞻基正式宣佈廢後,讓胡善祥去做了道姑,還賜號「靜慈法師」。

孫氏終於得償所願,被冊立為皇后,她的兒子朱祁鎮也成為太子。眾所周知,朱瞻基就只有兩個兒子,孫皇后生的是長子,而次子朱祁鈺的生母吳賢妃也不得寵,所以沒人能撼動朱祁鎮的地位。也就是說,只要她好好活著,遲早能坐上太后之位。

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朱瞻基駕崩。此時皇太子朱祁鎮年僅9歲,眾人擔心主少國疑,於是傳出張太后要扶持襄王朱瞻墡(朱瞻基同母弟)登基的消息。還是張太后在關鍵時刻站出來,扶持朱祁鎮坐上了皇位。朱祁鎮登基後,張太后被尊為太皇太后,孫皇后被尊為皇太后。

在明朝前幾任皇后的相關記載中,我們總能看到她們如何輔佐皇帝,有多少出色的政績。比如馬皇后為大臣求情,勸朱元璋要愛惜人才,教導後宮要懂得節儉等等;徐皇后曾在靖難之役時,親自穿上鎧甲鼓舞士氣,結果成功保住北平等等;朱高熾即位後,張皇后對朝中內外政事,莫不周知等等。就連胡善祥都有這樣的記載:

「後每乘間規諷,無媚順態,居常服食侍從澹如也。」

以上這幾位都是能夠幫到丈夫的賢後,唯獨到了孫皇后這裡,我們並未聽說她輔佐朱瞻基什麼什麼。反而是張太后時常教導兒子,朱瞻基遇到大事,也是去請教母親,而不是和孫皇后商議。

這就足以說明,孫皇后的政治能力是不夠的,所以婆婆在的時候,她毫無存在感。直到正統七年,太皇太后去世,孫氏才成為後宮地位最高的人。不過在這之後發生了什麼呢?是正統十四年的土木堡之變。

首先要強調的是,土木堡之變中朱祁鎮御駕親征被俘,他之所以御駕親征,是由於宦官王振慫恿。王振是明朝第一代專權的宦官,但當初張太皇太后還在時,史料是這樣記載的:

「以故王振雖寵於帝,終太后世不敢專大政。」

就是說張太皇太后還在的時候,王振也不敢太過囂張,可為什麼前者去世,王振就越來越受寵信,甚至到了能勸動皇帝調動軍隊御駕親征的地步呢?答案就是孫氏這個太后威懾力嚴重不夠,人家根本不把她放在眼裡,這也是她政治手段不足的證據。

而朱祁鎮被俘後,孫太后也想不出什麼辦法,只好和朱祁鎮的皇后錢氏一同湊錢,打算救出朱祁鎮。大臣自然也不能寄希望於兩個毫無主張的女人,於是相互商議,便形成了南遷派和主戰派。

這時候孫太后作為地位最高的人,就必須做個決定,最終她選擇支持于謙等主戰派,命郕王朱祁鈺監國。很多人都將這視為孫太后的功績之一,但實際上她也就是做了個決定,最終的勝利還是有賴於朱祁鈺的領導能力,以及于謙這些能幹的大臣,如果最後京師保衛戰輸了,我想最後被罵得最慘的,還是做決定的孫太后。

而且當時孫太后是不想把權力交給朱祁鈺的,畢竟後者是朱祁鎮的競爭對手,要是把他扶上去,那麼自己兒子的地位就危險了。所以一開始,孫太后是命人取襄國金符入宮,她想要請襄王來主持大局。但由於襄王還在封地,折騰一趟太費時間,加上他本人極力推辭,而局勢緊張,孫太后才不得不採納群臣的建議,同意讓朱祁鈺登基。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孫太后給出的交換條件是,必須同時冊立朱祁鎮的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本身這樣的要求也合理,大家自然沒意見,就這樣,朱祁鈺登基,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所以說,這些都是孫太后在當時的局勢下,不得不做出的一系列決定罷了。只能證明,她還不至於分不清局勢,可要說多強的政治能力,倒不見得。

後來朱祁鎮被放回來,朱祁鈺由於不願還政,就將其幽禁於南宮。可此時孫太后什麼都不能做,只有在天冷的時候,為兒子寄去幾件御寒的棉衣。

再後來,朱祁鈺連朱見深的太子之位也給廢了,有人說孫太后任由朱祁鈺廢立太子,是為了保護被幽禁的兒子和孫子。我就笑了,這有什麼好保護的,難道孫太后還能阻止朱祁鈺廢立太子嗎?她要是有這個能力,早就把兒子救出來了。

因此實際上,孫太后根本什麼都做不了,她只能寄希望於朱祁鈺,希望他有一天能「良心發現」,把朱祁鎮給放出來。

景泰八年,孫太后終於迎來了希望,倒不是朱祁鈺良心發現了,而是石亨等人打算發動政變,幫助朱祁鎮復位。《明史》中記載:

「石亨謀奪門,密白於太后,許之。」

於是,這又成為孫太后的一大功績,因為奪門之變成功了,朱祁鎮成功復位,她消除了明朝政治上的又一次危機。我就想說了,石亨等人是幫助她親兒子復位啊,她能不同意嗎?

再說這也是石亨等人的計謀,這件事得到皇太后的准許,如果成功,他們就成為功臣,如果失敗,這件事可是皇太后指使的,他們只是遵旨辦事罷了。所以孫太后只是政變的一顆棋子,怎麼就成為挽救大明的女政治家了。

她要是真有這些本事,還不如一早就好好教育自己的兒子,讓他不要寵信宦官,就不會出現被釘在恥辱柱上的「土木堡之變」了。

不過不得不說,孫太后的運氣是極好的,她當初選擇相信于謙等人,結果京師保衛戰成功了。後來她又選擇相信石亨等人,結果奪門之變也成功了,她這個太后之位倒是穩穩當當。

雖然沒什麼大作為,卻也親身經歷了不少大事件的孫氏,最終在天順六年去世,享年64歲,也算不枉此生了。去世後,朱祁鎮為親媽上尊謚曰「孝恭懿憲慈仁莊烈齊天配聖章皇后」,與朱瞻基合葬於景陵。

相關內容: 朱瞻基皇后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後宮人物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