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爾克孜族飲食 柯爾克孜族美食大盤點

柯爾克孜族飲食 柯爾克孜族美食大盤點

柯爾克孜族飲食 柯爾克孜族美食大盤點

民族文化大全

「肖奴帕」:即大塊肉、手抓肉。這是柯爾克孜人待客的食品之一。做法是把肉切成大塊,分肋骨、脖骨、脊骨、大腿、小腿及羊頭、羊蹄、羊肝煮在一起,待客時按客人等級而分肉。這種肉的做法有一個特點,就是熱肉涼水下鍋,煮熟的肉香而不膩,嫩而不爛。牧民一般外出放牧也帶大塊肉作乾糧。

「庫爾瑪」:即鍋烤羊肉塊。將羊肉切成一寸見方的肉塊,放在燒熱的鍋內大火燒烤,用鐵鏟不停地快速翻動,烤熟後在上面撒以孜然[3]、鹽面、辣椒面用手抓食。

灌馬腸:將馬腸洗乾淨後,灌以切碎的肉塊和大米及其它佐料,放入水中煮熟,食用時切成段盛入木盤中上餐布,這是柯爾克孜人最喜食之食品。

酸奶酪:將新鮮牛奶(最佳為綿羊奶)煮沸後加入酸桿菌(少許酸奶或酸奶疙瘩),使其發酵後即可食用。酸奶酪形似豆腐腦,雪白細膩,味酸而可口,營養價值豐富,含有多種乳酸、乳糖、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酵酶等。這是柯爾克孜族夏秋季的主要食品。

干酸奶:將酸奶酪過濾去水而成,如同豆腐,一般都裝入細白布口袋內,外出時掛馬背上,饑時可食,渴時加水可飲。是夏秋季外出放牧攜帶的方便食品。

酸奶疙瘩:將干酸奶團成圓形疙瘩,放在用芨芨草編成的特製的簾子上曬乾即成。酸奶疙瘩酸中略鹹,可以存放兩三年而不壞,是柯爾克孜人冬季的主要食品。平時也可當點心待客和饋贈遠方親友,各族小孩特別喜食。酸奶疙瘩還可以還原成酸奶酪。

奶皮子:是鮮奶煮熟放冷後上邊的一層淡黃色凝固物,也叫奶油。奶皮子既可以加工其它食品,又可以用(本字無法顯示:「+食」)挖著同食。

酥油:從奶皮子中提煉而成,色澤金黃,較奶皮子純而易久放,可以加工其它食品,也可以沖水飲或單食。

「居布尕」:即酥油糖餅。先將麵粉和成團,擀成很薄的餅子,放在鍋裡烙熟,乘熱抹上酥油,撒上白糖,然後再疊成三角即成。這種餅子,香甜酥脆,大人小孩均喜食。

「卡特瑪」:漢譯名為烤酥油卷。把和好的麵團擀薄,將奶皮子或酥油在面上抹均勻,捲成長條,然後盤成圓形,放在鍋內用文火烙烤,兩面烤成桔黃色即可食用。另一種做法是將和好的麵團,切成數等份,擀成數張薄餅,然後抹上油,一張張地疊起來,放在鍋內文火烙烤成桔黃色即可。這種食品,外酥裡軟,香味濃郁,是待客的上乘食品。

「窩(本字無法顯示:「+良」)」把和好的面擀薄,上面抹奶皮子或者酥油,捲成一根長條,再盤成圓形,放在蒸籠內蒸熟(亦有在(本字無法顯示:「+良」)坑中烤的),然後在上面灑上白糖即成。這種食品,吃起來鬆軟香甜,尤為老年人所喜愛。

「西仁古奴奇」:有的地方又叫「沙勒闊勒」漢譯名酥油羹。這一飲食,有兩種做法,有的地方把大米加水煮熟後,加入鮮奶和酥油共食。有的地方把大米用水煮成半熟,再放上鮮奶煮,等大米與奶子煮成稠粥狀,盛到盤內,上面再加入溶化了的酥油即可,它融米香、奶香、油香於一起,食起來餘味無窮,老幼皆喜食。

「庫魯提蘇依阿希」:漢譯為酸奶麵條。把酸奶疙瘩放在水中泡軟,攪拌成糊狀,加水燒開下麵條。有的地方也用鮮奶加水燒開下麵條。酸奶麵條是典型的牧區飲食,吃起來又酸又奶香味,是牧民的家常便飯。

柯爾克孜族節日期間,一般食用的食品有「庫衣瑪克」(油(本字無法顯示:「+良」)、「布爾沙克」(油炸面塊)、「曲衣布爾沙克」(油炸果)、「沙木沙克」(烤包子)、「曲曲」(水餃)、油散子、奶油稀飯、抓飯、涼面、(+良)、花卷、烤餅等。

相關內容: 柯爾克孜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民族文化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