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寄公度》舒亶所作,寫出對朋友的懷念以及內心的期待

《虞美人·寄公度》舒亶所作,寫出對朋友的懷念以及內心的期待

《虞美人·寄公度》舒亶所作,寫出對朋友的懷念以及內心的期待

古代典籍

舒亶,字信道,號懶堂,明英宗治平二年禮部考試第一,參與發動烏台詩案彈劾蘇軾。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舒亶所作的《虞美人·寄公度》吧。

公元1069年,王安石在皇帝宋神宗的支持下實施變法,但蘇東坡看到新法的推行,侵害了部分朝廷官員的仕途和利益,一些中直老臣,包括他的恩師歐陽修,紛紛的被擠兌罷免,他提出了質疑,認為這個變法的背後,不是為國為民,是為了爭權奪利。並因此因為牴觸新法,將新法變革過程中的弊端,寫作了牢騷詩句。

於是,當時的監察御史舒亶等人摘取蘇軾《湖州謝上表》中語句和此前所作詩句,以謗訕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蘇軾,史稱「烏台詩案」,正是此次行為使蘇軾幾乎喪命,也讓舒亶歷來備受史家指責。「烏台詩案」可以說是北宋宋神宗時期著名的文字獄,雖然這個案件只與蘇軾一人有關。但是因為蘇軾在當時北宋的文壇,算是文壇領袖,各方都十分關注,所以影響還是挺大的。

「烏台詩案」在後世基本上被定性為一次冤案,證據不足,強詞奪理。參與進此次案件中的官員,在後世都受到詬病。「烏台詩案」也成為舒亶(這個案件的策劃人)人生中最大的污點,甚至於後世對他的評價也因此受到影響。許多人因此認為舒亶本人人品有問題,被後世稱為奸臣。

其實,舒亶本身並非針對蘇軾,而是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奈何後世蘇軾憑借自己超然的人生態度和斐然的文采,贏得了一代又一代的粉絲,舒亶曾經針對過蘇軾的歷史,在蘇東坡粉絲眼裡自然招黑了,所以他也算是被蘇軾「害」得成了「奸臣」。

其實,身為御史台首腦的舒亶並沒有陷入黨爭,更沒有在王安石變法中迷失自我,他也曾捨棄黨派利益,彈劾變法派張商英無才無能徇私舞弊之事。後來舒亶因為性格剛直、敢作敢為,得罪了朝中不少人,就再沒有進入朝廷權力中心。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豐六年),舒亶因與尚書省意見相左逐出京城,回家賦閒長達10年。直到53歲的時候,舒亶才被重新招入京城,再次任用。

舒亶重返京城時,正值冬季,大雪滿天飛舞。此時的京城早已物是人非,舒亶不由得對自己的身世感到孤獨和淒涼,很渴望身邊有個朋友人。他站在城頭樓上,心底幽涼,感慨萬千,寫下了《虞美人·寄公度》這首詞,並寄予一為字為公度的友人: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背飛雙燕貼雲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舒亶說,荷花都已凋落,天連著水,蒼茫一片,黃昏時秋風陣陣,湧起波瀾。我獨自在小樓東邊倚欄觀看,分飛的雙燕各自東西,遠遠向寒雲飛去。短暫浮生真應該在醉酒中衰老,轉眼間大雪又蓋滿京城道。遠方友人也定會時時登台把我懷想,寄給我一枝江南春梅。

這首詞的上片寫日暮登樓所見。「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勾勒出一幅蒼茫的畫卷:暮色將至,水面上騰起濃濃的霧氣,遠遠望去,水天一色,蒼茫一片。這兩句重在寫天地之廣,暗含人世滄桑的慨歎。「背飛雙燕貼雲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正當作者在小樓東畔倚欄,獨立蒼茫、黯然凝望之際,有一對燕子,相背向雲邊飛去。這個情景透露出作者觸景而生的孤獨惆悵之感。

這首詞的下片直抒念遠懷遠之情。」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京城裡大雪紛紛,大雪落滿了京城的道路,雖然銀裝素裹,卻顯得分外的蒼茫。這時,作者端著酒杯,借酒取暖,沉醉在那種微醺的快樂裡,帶著意氣帶著沉醉,忘記了自己的年齡,想忘記憂患。但是,大雪紛飛,這是現實啊。將登太行雪滿山,玉渡黃河冰塞川。這句話非常含蓄的點出了中年人的行路難。而尤其像他這樣一個曾經為了國家四面樹敵的臣子。

「故人早晚上高台。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這幾句寫出作者對朋友的懷念,以及內心的期待。因為這場長安大雪,冷到了心裡。他需要朋友的安慰,帶著一種沉悶的無言的焦灼感。實際這句話的含義卻淒涼,因為渴望,是極深的渴望。只是在大雪滿長安的時候,在最需要的時候,尚未到來。這是盼望友情的春天,這是盼望世路的春天。當然也可以做一種樂觀來講。故人梅花,雖遲不晚。

這首《虞美人》讀來清婉雋永,意味深長,可見舒亶的才華橫溢,文字功底深厚。這首詞後來被選入《宋詞三百首》,從此奠定了舒亶在詞壇上的地位。

相關內容: 舒亶朋友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