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者利仁!關羽因此美名傳千古!

子曰:知者利仁!關羽因此美名傳千古!

子曰:知者利仁!關羽因此美名傳千古!

國學小知識

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孔子的思想解析,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但凡看過《三國演義》的人,肯定都對蜀漢大將關羽記憶猶深。他雖然出身不高,且一出現的時刻,便是個已經身負命案的逃犯,但卻是在機緣巧合之下,與劉備、張飛結拜為弟兄,留下了「桃園三結義」的千古美談。

然而,除了關羽的名聲和其高強的武力外,他還有一個最令人敬佩的地方,那就是忠肝義膽,為人極其仗義。特別是在一次戰役之後,關羽與劉備走散,他為了保護劉備的兩位夫人,不得不暫時投靠當時的敵人曹操。曹操原本便極為看重關羽,看到他主動投靠到自己這一方,便一心想要拉攏他,金錢、美色、高官等等手段不一而足。

然而,在面對這些誘惑的時候,關羽卻是不為所動,完全不接受曹操給自己的東西。並且在聽到劉備的消息之後,他義無反顧地帶著兩個嫂夫人出發與劉備會合,一路之上,過五關、斬六將,歷盡千辛萬苦才終於重新與劉備匯合。

關羽這樣的表現,其實從根本原因上來講,就是因為他是個極為重情重義之人。對於這樣的人,不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是人們極為推崇和讚美的人。

《論語·裡仁篇》中記載: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這句話的意思是:沒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長久地處於貧困中,也不可以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所謂「不仁者」,指的是那些沒有品德的人,又或者是心中沒有「仁心」的人。

「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這句話說明了兩種情況,而這兩種情況,對於「不仁者」來說,都是不能長久的狀態。孔子之所以有這樣的論斷,是因為他覺得,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沒有仁德,那麼不論是處於貧窮之中也好,還是處於安樂之中也罷,都會在一定的時間段以後,做出不符合仁德要求的行為來。

比如:貧困的時候,他的私心和私慾就會不受控制,可能會找機會去強佔別人的東西或者成果,以此來滿足自身的需要;身處安樂之中,他可能會因為無所事事,而滋生一些壞習慣出來,並利用自己的富貴資源,做出不仁之事。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這兩句話,是從普通大眾與智者兩個層面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立場。

這裡的普通大眾,但是「仁者」,也就是那些有「仁德」思想,但在智慧上卻沒有太突出特點的人。這一類人,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人的樣子,他們心中有一把自己的標尺,知道什麼事情能做,而什麼事情不能做,並且會嚴格遵守自己的標尺。但是,這一類人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只會安於「仁」的現狀,不能夠在此基礎上有所突破。

這裡的智者,就是指那些心中有「仁」,但同時思維很活躍、很聰明的那一類人。他們不但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同時還會根據自己心中的想法,舉一反三,在「仁」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出更好的成績。

結合「里仁為美」的觀點,可以看出,孔子對於仁是極其重視的,也是他的主要思想之一。一個人只有具備了「仁」的品德,才能謹守自己的真心,不忘自己的初心,堅定自己的信心,同時拒物慾之誘惑、防私心之滲透、抵私利之腐蝕。

從而在面對任何事情的時候,我們都能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旗幟鮮明的主見,做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又或是達到:「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國學小知識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