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丹、易中天在港同台解讀中華文化經典

於丹、易中天在港同台解讀中華文化經典

於丹、易中天在港同台解讀中華文化經典

生肖民俗

  新華社香港7月22日電(記者王麗麗)因解讀中華文化經典《論語》和播講「三國」歷史而走紅的內地學者於丹和易中天22日在香港舉行文化講座,與讀者共同分享閱讀文化經典的心得體會。

  於丹和易中天以親身體驗告訴讀者,中華文化經典是中國人血液裡的文化基因,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個人都可以解讀經典,千萬之心則有千萬之得。

  作為《亞洲週刊》20週年文化講座的重頭戲,此次講座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能容納1000人左右的音樂廳內座無虛席。目前正在舉行的第十八屆香港書展上,於丹和易中天的作品也大受歡迎。

  講座以對談的方式展開,沙發茶几取代了高高的演講台,現場氣氛輕鬆自然。於丹和易中天不約而同選擇了中式服裝,於丹的中式裝束中不乏時尚元素,而易中天現學現賣的粵語「大家好」則贏得滿堂彩。

  談起「閱讀」經歷,於丹說,閱讀經典有三個層次,第一是知識,第二是經驗,第三是悟性。讀經典應該像東晉詩人陶淵明一樣,「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易中天則表示,今天解讀經典只是起到導讀的作用。中華文化經典中並非黑白分明,更多是灰色地帶,在解讀過程中要不斷拓展、吸納、碰撞。多元並生的文化才是健康的,生生不息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

  講座中也不乏精彩的辯論。關於「君子」和「小人」的界定,易中天認為,「君子」是一個比較高的道德標準,在現代社會,「君子」可以獨善其身,「小人」不妨自得其樂。於丹則認為,「君子」之道人人可為,「君子」不是一生的標籤,也不是墓誌銘,「君子」的標準是流動的、變化的,人們隨時可以用自省的方式喚醒內心的「君子」言行。

  整個講座中,於丹延續了她一貫的快人快語風格,易中天則是從容中帶出幽默。兩人通俗易懂的講解,妙語連珠的辯論,信手拈來的現代詞彙和俏皮話,盡顯「學術明星」的風采。

  講座最後是讀者提問環節。當有人問到如果重拍「三國」故事應該怎麼拍時,於丹回答說,應該抓住歷史與道德的悖論,淡化每個人物的「臉譜」。她表示,目前有關「三國」的影視作品還沒有拍透。

  還有讀者問到應該什麼時候讀經典,易中天回答說,想什麼時候讀就什麼時候讀,從自己想讀的那一天開始讀。什麼時候讀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所感悟。

  當有讀者問於丹和易中天對香港的感受和看法時,於丹說:「我喜歡香港的多元化和活力,動感之都名不虛傳。」易中天則表示:「我喜歡香港的有序。」(完)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生肖民俗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