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習俗

中元節習俗

中元節習俗

生肖民俗

農曆的七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元節,俗稱鬼仔節,根據中國傳統宗教道教的說法,在中元節期間,陰間地府有很多無主的孤魂散鬼,長期是沒人奉敬,久經飢餓,常於此時到民間尋找食物,為了不讓這些孤魂散鬼到處騷擾,於是民間便於此日備辦豐盛菜餚以及香燭、金紙、銀服等等祭祀鬼神,故俗稱“鬼仔節”。

又中國自古以來即有“事死如生”的傳統風習。在古代,民間祭祖多在春季,而自漢代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祭祖一事便改在中元節進行。這個中元節,乃中國道教之中元節。

漢代天竺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為了讓漢人接受,也同樣於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辦“盂蘭盆會”、“盂蘭”一詞乃是梵語,意思是解救倒懸之苦,與普度眾生之義相近。至此,傳統的道教和舶來的佛教,兩者雖然教派不同,但在中元節的節俗方面卻是相同的。

中元節之俗,據傳漢代即已有之,至唐代尤為興盛,因據傳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得病,曾於病中昏迷,當他甦醒

以後,自稱曾“魂遊地府”,歷見陰間散魂餓鬼,攔路乞食,唐太宗答應返陽之後,當廣為佈施,因而詔令全國,於中元令節之時,設盛宴普施眾鬼魂,所以“普度”也稱“普施”。從此傳衍不衰,久而成俗。

又有從《變文》演變而來的《目連下地獄救母》的故事和戲曲的廣泛傳播陰司地府和孤魂野鬼等等故事,在“高台教化”的影響下,被說得鑿鑿有據。從而加深百姓對於鬼神的迷信,並因而奉敬更加虔誠,遂使中元節祀先敬祖做“普度”之俗傳遍全國。每於此日演戲酬神,熱鬧非常。《荊楚歲時記》載:“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作盂蘭盆會。”又據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的“中元節”條所載:構肆樂人,自過七夕便演《目連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倍增。據清乾隆版《泉州府志》的《風俗篇》載:中元祀先……。寺觀作盂蘭盆會,……家家戶戶具齋供,羅於門外或垧衢,祝祀傷亡野鬼。……

可見中元節之俗,遠自漢代即已有之,雖然有各種說法,但是歷代流傳不衰,以至今日,已有兩千年之歷史矣。

傳統中元節包含敬祖祀先和大做普度兩項主要內容。而“鬼仔節”做普度的活動尤為隆重熱鬧,於下分而述之。

一、七月半做普度

中元節七月半做普度,主要活動雖在七月十五日,但在泉州鯉城區地界即有三十六個鋪境,如果都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舉行,買菜辦筵席、演戲酬神、請客飲宴等等方面都十分不方便,所以經耆老紳士公議,三十六個鋪境的普度,分別從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日舉行,所以舊鯉城區在七月這一個月是無日不普,天天演戲酬神宴客,整個七月都在忙於做普度。經過協商安排,七月初一日由後城做普度,以後各鋪境輪流。直到七月三十日為止。

七月初一(有的在六月底)這一天,是普度月的開始,泉州鯉城在開元寺大庭院中就豎起一桿高高的旗桿,掛上了“招魂幡”,向五路八方的遊魂散鬼昭示;在七月這個月內,我們泉州鯉城將每日供奉五味筵碗飯菜招待,並將頒發銀、服,由僧道“普度”眾鬼魂脫離苦海或輪迴轉世。這些活動,前者稱“普施”即普遍施捨,後者稱“普度”,即普度眾鬼魂。前述初一的活動稱“初一豎旗”,就是在這一天豎招魂幡,又稱“起燈腳”,由於開元寺豎起大幡,所以有的境鋪不再豎幡。當日黃昏時分,各家各戶在各自的門口擺上五味菜餚和酒、飯,又備一盞四方柱形玻璃燈,高七八寸,燈柱上貼小對聯,上寫:“敬點路燈,陰光普照”或“ 一心誠敬,敬點路燈”。奉敬已畢,燒了冥幣,便把路燈掛在門口,路燈的作用是用以照明街巷道路,好讓那些來接受“普施”、“普度”的“好兄弟”們在夜間行走方便。

從七月初一日起,便是俗稱的“鬼仔月”在這個月內男女不婚嫁,老人不祝壽,新屋不喬遷。如不幸有人於此月亡故者,如不停樞在堂,只能舉行出殯儀式,而不舉行“歸虞”引魂儀式,因舊俗雲“七月不引鬼入宅”。估計因七月乃普度之期,到處充斥遊魂散鬼,如於此月舉行引魂儀式,誠恐“家鬼”與散魂野鬼發生矛盾衝突。包括其他喜慶之事,也盡量避免在這個到處都是遊魂散鬼的月令舉行。

二、怎樣做普度

普度之日,一般先由道士張羅,有關事項首先早於初一即已在開元寺豎旗桿掛“招魂幡”,這是泉州古城做普度的標誌。然後張貼榜文,俗稱“豎幡”、“貼榜”。有人稱“豎旗”實乃誤稱。豎幡用以招引亡魂來接受普度;豎幡由開元寺統一豎立,榜文則由各境鋪於普度前夕張貼,張貼榜文則用以界定來此接受普度之眾鬼魂的類別、時限、入境路線,以及接受普度之具體時日。舊社會常於各鋪境主公宮前之廣場上豎立“招魂幡”。普度榜文用黃色毛邊紙寫成,因內容繁雜,常用二三張整張的黃紙粘接而成,貼於境主公宮正面磚牆上。待普度諸儀俗禮畢,在化紙時撕下連同招魂幡一併焚化。

做普度必須在境主公宮前之廣場上搭起一個普度壇,三面用帆布圍起,只留前面不圍。壇中用竹枝篾片為骨架,用五色紙糊了一尊高可丈餘的“大士爺”神像,神前點燃巨香、大燭。這尊“大士爺”青面獠牙、身披盔甲,看來這就是最古老的男性“觀音大士”,可見泉州鯉城此俗淵源十分古遠。“大士爺”兩側,又有“赦馬”和各色紙幡,神壇氣氛威嚴陰森,小孩子不敢仰視。

神壇之前,又有臨時搭起的平台,在神前擺著全席二十四味大筵,常用最大號的海碗,用食鹽鋪滿至碗麵,然後由各家各戶提供熟肉二

斤,用利刀在肉中切一小縫,插入書明熟肉主人姓名的小紙條,以免散筵後發還時弄亂。由這些熟肉條沿海碗邊緣環繞疊起,層層用細尖的竹筷穿插固定,疊至二尺高度,再在熟肉上面擺上魷魚、豬筋、大蝦等等合計二十四味之數,俗稱全席,東石玉記船行為了祭祖及普度等等重大節日之用,特地用錫打造一套豐富多彩的大筵碗和全套酒瓶爵杯果合饌盤等祭器,泉州鯉城縉紳常於普度時借來使用,至今已成為珍貴之民俗文化古董。正筵二十四味之外,“大士爺”神前還擺有特大的壽龜、壽桃、米粽等等供品,為了祛災祈佑,供品務大而豐。而能卜到壽龜者將有大福臨門。

公筵而外,為表虔誠,各家各戶另外供奉,不少富戶商家,另設私筵奉敬,筵席之外,各家各戶均用“盛籃”、“斗籠”供奉熟食的龜、米果、粽、米粉、面粑、麵線,以及整袋白米、米粉,以及整箱“春生堂”、“萬全堂”藥酒,一甕甕的土製37度米酒或地瓜酒,讓來自四面八方的孤魂散鬼在“大士爺”的指引下盡情地吃食暢飲,盡歡盡興。

正對神壇的廣場上,搭起幾棚戲台,搬演提線木偶傀儡戲、梨園戲以及稍後的高甲戲。傀儡演《目連救母》,正如上引《東京夢華錄》“中元節”條所載:“……自過七夕便演《目連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倍增。”可見此乃唐宋遺俗。至於戲演幾日,向無定例。每日演出中午、下午及夜晚三場,或午、夜二場,隨各鋪境而定。

就在神壇與戲台之中的空地上,高高豎立一個紙糊的大紙“車曾 ”。作為鬼魂輪迴超度的象徵物,待諸鬼魂接受“普施”、酒足飯飽之後,由道士作法,仗劍步罡、吹牛角螺、摔草蓆等等程序完畢之後,便進入“牽車曾 ”儀式,道士引數人轉動“紙車曾 ”,口中唸唸有詞,作法

讓諸鬼魂歷經輪迴超度出苦海,這就是“普度”的具體而重要的一個環節。及至深夜,是否由道士舉行“放赦馬”、“打地獄城”等節目,視各鋪境而定。

諸項節俗完畢之後,便是撤筵席,燒金楮放鞭炮,緊接著便是化紙,招魂幡、黃榜文、“大士爺”神像、“紙車曾 ”等等連同為數甚多的金紙一齊焚化,普度節俗至此結束。

到了農曆七月三十日,普度之月已經結束,各家各戶於當日黃昏舉行“倒燈腳”或稱“謝燈腳”儀式,儀式同“起燈腳”略同,用五味碗敬奉,此時要把“起燈腳”時貼在路燈柱上的小對聯撕下,連同金紙銀服一起焚化。主人收起路燈,以備來年再用。

如果七月剛好是小月沒有三十日,“倒燈腳”便提前在二十九日傍晚舉行,但也有在八月初一日“倒燈腳”的。

鯉城有“重普”之俗,即從八月初一日開始,各鋪境又重新按既定順序又再做一次普度,俗稱“重普”,此為鯉城普度節俗之異者,但說不出典出何處。

三、中元節祀先祭祖

農曆七月十五日乃是傳統的中元節,也是祭祖祀先的重要節日。

中國早在周朝即已創設曆法,分本年為四季12個月,其科學之處在於每月的十五日均是月圓大潮之期,兩三千年來從不失誤,此為比公歷更科學之處,故至今航海家仍習慣用老農曆。農曆把一年12個月又分為24個節氣,此外一年之中又分有三元,即上元、中元和下元。而在傳統節俗中,清明節、中元、冬至日和除夕年兜乃一年之中四個比較重要的節日,按傳統俗諺有這樣說法,“年兜不回家無某(老婆),七月半不回家無祖”,由此可見七月半是祭祖祀先重要活動,

否則便會被笑為“無祖”。海外華僑,平常月令家信批銀可以疏漏不寄,但清明、中元節、冬至和年兜這四節批銀一定要寄,否則便會被人認為是對祖宗不敬,對長輩不孝,對妻子不負責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由此可見中元節祭祖祀先之重要性。

中元節祭祖祀先活動一般在當天中午進行,家家備辦豐盛的菜餚酒飯,在各自的廳堂中的大八仙桌上擺滿24味全席,擺上七雙筷子、一壺酒七個爵杯,正中又擺上果盒饌盤,果盒一般為六稜柱型堅木雕刻花飾,饌盤也用堅木雕成長方形,上方六格,格中放了香菇、木耳、松菇、黃花菜、干筍絲和紅棗等六味素菜,俗稱“六味齋”。前述東石玉記船行就為祭祖祀先特地打造一整套由白錫鑄成的筵碗、酒瓶爵杯等等祭器,以示對祭祖祀先之虔誠、重視。筵席擺好,主人點了三條炷香,點了大紅雙燭、拈香跪拜如儀,請祖宗來享祭宴,並希保庇兒孫一家康健平安、家景發達等等,稍停方卜杯討得允准,才焚燒金銀冥幣,待金紙焚燒殆盡才可以撤筵。

同日對供奉在廳堂的神佛,則敬獻三牲,所謂三牲即一項主牲配兩種邊牲,主牲一般是煮熟的五斤帶蹄大豬腳,邊牲通常是煮熟了的魚、魷魚、目魚和雞,如廳中奉有觀音佛祖,因觀音媽不茹葷,經常用新鮮水果供奉。因神佛比祖先級別高,所以只能供獻“金紙”,銀服之類較不值錢不能體現善男信女的誠心,所以不在奉獻之列。

中元節祭祖祀先敬神佛之外,主人還順便孝敬厝主、地基主、灶神、床母,乃至牛棚、馬廄、羊圈和豬欄諸神祇,以五味筵碗及銀服奉敬即可。

由於長期的封建宗法社會制度所決定,以及人們頭腦中濃重的泛神崇拜觀念和傳統的“事死如生”傳統風習的影響,每年中元節做“普度”以及祭祖祀先的風俗一直傳衍不衰,特別是上世紀三十年代以後,先是國內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繼而日寇入侵,生靈塗炭,天災人禍,無時或息。人們思想空虛,只能將希望寄托於冥冥之中的神靈和祖先,所以到了中元節,也務必畢恭畢敬,極盡虔誠地做好“普度”和祭祖祀先這些節俗,原因無他,芸芸眾生均是希望托鬼神祖先之靈消除厄運迎來好日子,應該說這是芸芸眾生大做節俗的最普遍的心理基礎。

經過了長達8年艱苦的抗日戰爭,終於迎來了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中斷了三年多的南洋僑匯又恢復,南洋諸島特別是菲律賓的僑批銀又源源匯入主要僑區泉州鯉城,於是掙扎在涸轍中長達三年之久的鮒魚得到僑匯甘霖而復甦,僑鄉鯉城又充滿盎然生氣,芸芸眾生既感戴抗日健兒的赫赫戰功,也感謝冥冥之中眾多神靈祖宗靈聖,以神力驅除日寇,蕩滌陰霾,使神州大地免除戰爭之苦,使僑鄉鯉城重現生機,而當日寇元兇日本天皇宣告無條件投降的1945年8月15日,正是農曆乙酉年七月初八日,此時舉國歡騰,僑鄉鯉城更是大放鞭炮,慶祝勝利。喜悅之餘,便於中元令節大做“普度”,隆重祭祖祀先,既表歡慶勝利之喜悅心情,又表對冥冥之中神靈祖宗的幽祉冥庇感謝之意。所以當年泉州鯉城於中元節大做普度大辦祭祖祀先節俗,乃是歡慶苦盡甘來社會心理的表現,而決不能簡單地視作封建迷信活動。

建國以來,移風易俗,破除迷信,每年大張旗鼓,禁止普度活動,開頭幾年,初見成效,但到後來,卻禁而不止。特別是傳衍幾千年的民風民俗,傳衍幾千年的思想意識,仍在民間傳承。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祀神敬鬼的活動,在北方已很少見,而獨盛於閩南一帶,揣其原因,閩南人多系中原移民南來,故而較多保留中原古俗,但北方歷史上連年爭戰,民族已經胡華雜處,已無復古代中原遺風,加以北方自然條件較差,自古以來要南糧北運,日常生活已乏保障,遑論諸多繁雜習俗。閩南自唐宋以來即為對外通商大港,又是重要僑區,經濟繁榮,故對從中原移來之古俗一一遵行,從不間斷。此即管子所云:“倉庫實而後知禮樂”之具體表現,可以說中元節俗等等,亦屬泉州地區工商經濟基礎在上層建築的民俗中的反映。而這些民俗信仰活動,也包含著廣大人民群眾驅疫祛災祈求平安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七月十五中元節之敬鬼祀神之俗由來已久,遠者如應邵《荊楚歲時記》,近者如宋代孟無老《東京夢華錄》均有明確記載,說明此俗由來已久,可以說是與漢民族社會之形成同時產生,因受道家文化影響而衍生。

此風俗之特徵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事死如生”觀念密切相關,所以到了中元節之時,必定舉行有關敬祀活動。這是中國傳統觀念的體現傳統習俗的延續,對於已逝先人的紀念、奉敬,以寄托後人的思念之情。

普度無主孤魂野鬼,也是一種憐孤恤寡、惻隱心理的折光反映,對這些無主孤魂野鬼諸多散鬼的奉祀,其意亦在希望在“普施”敬奉之後這些孤魂、散鬼不要來干擾平靜的人間生活,讓人鬼和平相處,人人平安健康。換言之,即芸芸眾生祈盼和平寧靜美好生活的折光反映。

相關內容: 中元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生肖民俗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