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話十二生肖玉

趣話十二生肖玉

趣話十二生肖玉

生肖文化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訪華時給周總理出了一個謎語:什麼東西全中國只有十二個,但每個中國人卻都能分到一個?周總理立刻回答:十二生肖。

  生是生辰時間,肖指相似。根據十二種動物的習性來代表十二地支紀年法始於戰國時期,而用來印  證人的生辰則據說是源自東漢時的大才子東方朔。這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從此每個人都擁有了一個圖騰,並由此引出了無數的文化課題,而且每個課題都那麼有趣。

  根據考古資料顯示,以十二生肖為原形製作出的藝術品,最早在西漢時就已面世,但真正的流行卻是在隋唐之際,尤其是唐代中期以後,生肖神像大量出現,其形象多為較寫實的動物面孔配以人的身體組成,立姿,身著衣袍,雙手環抱或作揖。製作材料以陶、木為多,金屬與石較少,玉卻絕無僅有。偶見玉雞或玉龍、玉豬等,也都不是作為生肖玉來使用,直至兩宋時期,玉雕藝術再度繁榮並開始面向大眾後,在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主流環境下,中國玉文化中才派生出生肖玉這樣一個新門類,,大約自宋代早期開始流行,直至今日仍繁盛不衰,有句老話叫吃什麼補什麼,屬什麼戴什麼,這“屬什麼戴什麼”一般指的就是生肖玉。

  生肖玉的形象十分豐富,以成組的來說,常見的有生肖印、十二生肖筆架、百寶嵌生肖掛屏、生肖組玉墜、及十二生肖神像擺件等,其中較值得一提的是明清兩朝多見的成組圓雕玉墜,一般皆身似人形,生肖首、披長袍,手中各執法器,或坐或臥,姿態各異;而以單個的形象論,最為常見的是雞、馬、龍、兔、狗、牛和猴,而豬、羊、鼠、虎則較為少一些,但獨以玉蛇最為稀見,究其原因,很值得玩味,筆者曾琢磨過這個問題,也就有了些淺見。

  生肖玉中面世最早的是玉龍,其不僅數量最多,表現形式也最為多變,圓雕、鏤雕、浮雕、陰刻,佩、墜、璧、璜、環、勒、管、牌、鐲等均十分常見,大約是因為玉龍的形象最雄奇,最神秘,又是天子的代表物,且為興雲布雨之神,所以在古代民以食為天的基本生存要求下,作為萬眾之靈的龍便理所當然的最受青睞了。

  據說雞是人類最早認識的朋友,所以玉雞最晚在漢代就已出現,以後歷朝歷代均在延續,而且形象也越見寫實,其中作為生肖玉來使用的以牌、佩及墜子為最多,琢製方法有圓雕、浮雕、陰刻等,鏤雕的極為少見。因為雞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又與吉字同音,且不僅代表了富足和吉祥,還兼任了鬧鐘的職務而無鬚髮工資,所以在十二生肖中,自然而然的便屬於較受歡迎的一種。更為有趣的是,雌雞雖為人類做出了十分寶貴的貢獻,但玉雞的形象卻幾乎全是雄的,這一點在十二種生肖玉中是獨一無二的,其它的屬相一般都不分雌雄,也就沒什麼話題好說,惟有玉雞如此。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天馬騰空獨我行。玉馬大多是以墜子的形象出現在男人的腰間,一般也是圓雕的多,淺浮雕及陰刻的次之,鏤雕的很少,筆者至今也只見過兩件。玉馬自戰國時起延續至今日,已漫漫3000年,因為馬在戰爭中起到的作用無與倫比,所以在惟有刀兵得天下的古代社會中,它以勇烈激昂的形象,忠誠勤忍的天性,奠定了極為堅實的地位,而且《山海經》一書中乘天馬可飛仙的傳說又導致了“飛黃騰達”一詞的誕生,於是玉馬向為世人所重。

  晉代《傳玄》曰:“月中何有,玉兔搗藥。”傳說兔子本是仙物,因犯戒而被貶至凡間,所以屬相中的卯兔又有一個別稱叫“天上藥師”。大約自兩宋時玉兔開始流行,多是圓雕,體形厚實,刀法樸拙,形象溫順,背有方孔,以供穿系之用,一般底部皆平,似又可作鎮紙。元代玉兔不多見,明代的玉兔多列在十二生肖的成組玉墜和淺刻的組玉珮中,清代的玉器風格糜巧,好像更適合於玉兔的形象,於是乎大量普及,但其中只有乾隆時期的作品最為精彩,筆者曾有幸淘得一枚,為上好和闐白玉琢製,尺寸若拇指般大小,作仿生圓雕法,,其雙眼尤為精妙,系將眼部先鑿出小洞,再嵌入滾圓的兩顆紅寶石而成,紅白輝映,相得益彰,其生動處呼之欲出。屬兔之人若將其懸掛於身畔,撫玩自得之餘,更不知可羨煞幾多雙眼睛。

  狗和牛都是人們最早馴化的六畜之一,因為常在人們身邊走動,便於觀察,於是體現在玉器上時,便大都是寫實雕法。玉狗最早出現在商代,此後忽然消失,直至宋代方又復現,明清兩際最為流行,常能見到極精彩的玉狗,大多臥伏狀,雙目炯炯有神,身形矯健,充滿警覺感,但外形兇猛者相當少見。玉牛的大量面世也是在明清兩朝,牛本身的形象便十分樸實,以致生肖玉中的牛也一向以氣息渾厚著稱。玉牛以擺件為最多,立臥均常見,以玉質好、雕琢刀法有力,體形碩大者為上品。這兩種形象均是以其任勞任怨和忠誠的秉性而在生肖玉中佔有主流地位的。

  在十二生肖中,玉猴子應該是最晚流行的了,其緣由為何筆者不得而知,但定與猴子天性精靈跳脫,不便於畜養也就不容易為人所觀察瞭解有關係。不過它的普及率卻極為廣泛,涉及的吉祥含義也最多,擬人化的色彩也最是鮮明,這些都當是吳承恩的功勞。申猴在屬相學說中的性格特點是“有情重意,慈孝雙全”,於是祝壽者常取玉猴為禮,這一類的玉猴多圓雕,立姿或跪姿,面目嬉笑,雙手捧桃。《西遊記》中齊天大聖的光輝形象無可比擬,對於生肖玉的影響也相當大,其直接的體現便是民間常取其伏魔驅妖的寓意以作辟邪壓勝之用;這種玉猴分作兩類,一類多做淺浮雕或鏤雕法,紋飾以孫行者與猴面人身靈官像為主。另外一類便是大家都常見的穿心猴子了,清一色的圓雕法,全是紅瑪瑙琢製,盛行於清末民初時期,每逢新年時,幾乎家家小孩頸子上都戴著一隻。筆者曾見一友人手上藏著近百隻紅瑪瑙的猴子,其人常自嘲為養猴專業戶。猴與爵位中的侯字同聲,於是持有美好願望的人們便演義出很多種祈禱式的吉祥玉,其中最主要與最常見的紋飾有如下幾種:1、猴子騎在馬上的“馬上封侯”,2、老猴攜小猴,肩上還立著一隻小猴的“代代封侯”,3、猴子著長衣戴高冠的“加官晉爵”等。另外還有一種常見的玉猴形象,系圓雕的女性人物左肩上蹲著隻猴子,右手所執之物不知是杖是笛,民間有名之為“鳳陽婆”者。

  豬、羊、鼠、虎這四種屬相的玉雕實際上並不少見,但作為生肖玉來使用的卻少了一些。玉豬最初流行在漢代早期,專作陪葬之用,以顯示主人的財富地位,直至東漢末年天下戰亂頻起,這種風尚才逐漸沒落,到了唐宋時期,隨著經濟與文化的又一次輝煌,加之社會思潮崇尚復古,曾有再度流行玉豬殮葬的跡象,但因為種種原因終於沒有如此,不過玉豬作為冥器使用的形象在人們心中已根深蒂固,在這樣一段發展史的影響下,生肖玉中豬不常見也就不難理解了。

  吉祥,古字本作吉羊,《雜五行書》云:“懸羊頭門上,除盜賊”。由此可見古人心中羊的地位,但不知自何時開始,民間有了“十羊九不全”的說法,又據說宋代有一好事者曾認真統計歷史上影響較大的天災人禍,居然發現大多發生在羊年,加之羊的性情溫順軟弱,待宰時毫無反抗之力,於是形象日下,以致宋、元、明時玉雕多取鹿而少羊,但這種說法於清代一舉被鄙棄,特別是乾隆時期,玉雕三羊開泰與玉如意齊頭並進,十分熱門,有條件者莫不齊備,民間又再度崇尚大吉羊,但可惜此類多為擺件,可垂掛盤玩的較少。

  子鼠雖身居十二生肖之首,卻一直有點挺不起腰來的感覺。古代人們生活艱辛,於是多懼鼠偷糧,且當時衛生條件差,醫學不發達,故每當水患一起,鼠疫便四處蔓延,常常導致浮屍遍野,村舍一空,在此種情況下,將玉做鼠以佩之便似乎顯得不合情理了,加之老鼠的形象確嫌猥瑣了些,雕的小巧佩之不雅,將其做大又意思不吉,於是天下佩鼠者少矣。

  玉虎始見於商代,為六瑞之一,以其氣猛,象徵秋天之肅殺,所以禮西方,稱為琥,春秋時最多最精,至戰國則漸少,兩漢更是稀缺,究其主因,當是為蟠螭紋取代所致。遼金時期,遊牧文化流行,時人多崇尚狩獵情境,玉虎紋方於“秋山”上大量重現,,可惜僅至元代便又一次勢微,明朝雖也多見“風雲際會”的紋飾,但民間“龍虎不相容”的說法,又令其不見容於生肖玉的範疇,直至清中期以後,玉虎方才漸漸多起來,但沒落的玉雕工藝再也無法賦予其獰歷威猛的氣勢,以致常常與玉貓相類,一時竟有“有王為虎、無王是貓”的說法,於是天下玉虎難尋。

  蛇紋與龍紋同源,出現在玉器上的時間也十分之早,遠自春秋戰國時期便已常見,但多作為龍形佩的配紋使用,形象多是大頭巨眼,蛇形身,滿鱗。鑒定界一般將其定為龍紋或蟠蟲紋,這種紋飾延續至西漢早期後便漸漸消失,一直到宋代盛行仿古後方才重見,但也是曇花一現,旋即不再。而作為獨立佩飾使用的玉蛇,最早出現於宋代,其後元、明、清都有,幾乎全是圓雕,作盤身立頸欲攻擊狀,一般採用的玉料都很好,但數量極為稀少,常有屬蛇者苦尋經年而不可得,筆者藏玉十數寒暑,也只是在機緣巧合下僅得兩枚而已,究其原由,概因蛇形不易雕琢之故。蛇身圓而細長,需盤捲數圈方可立頸,又背上有鱗,腹下有紋,其形雖簡尤繁,若欲令其神形俱活,首先吻要張,眼需怒,雕琢刀法於流暢中還需剛勁,功力淺者出手便是死蛇,即便是高手稍不留心也會工損 玉廢,試問玉蛇如何方可不稀見也。

  羊年已臨歲尾,申猴即將到來,在當前多以佩玉來趨吉避凶的風尚之下,作為本命生肖玉的獻果神君勢必炙手可熱,玉器市場當又起波瀾。
  (作者舊金陵瘦鶴草堂)

相關內容: 十二生肖生肖十二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生肖文化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