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諸神:太歲、太歲星君、太歲方

華夏諸神:太歲、太歲星君、太歲方

華夏諸神:太歲、太歲星君、太歲方

華夏諸神

據我國傳統習俗認為,在每一個年頭,都會有一位神明掌權當年的一切凡間事務,而這位在那年當值的神明,就稱之為太歲,而太歲共有六十位之多,即可於所謂六十花甲年輪值。由於太歲大多是武將出身,故在道教的稱謂上全部賦予『大將軍』的封號。而每位太歲都神情有別,手執法器亦有所不同,暗示了該年的流年運程。如太歲持筆,代表該年有政治變動;若持槍執劍,則表示該年要奮發圖強。

太歲為道教神名,相傳為天界凶神,源出於古代的天體崇拜,與歲星有一定的關係。古人以天干地支紀年,甲子起至癸亥,共六十年為一循環,是為六十甲子神,又稱六十元辰,各神皆有姓名,道教稱太歲為『大將軍』。公元 1190年,歲次庚戌,金章宗瑞聖皇太后久病不愈,禱於丁卯元辰,果愈,乃命建丁卯瑞聖殿於北京,供奉丁卯元辰,人稱『順星』,及供奉六十位太歲,為求流年順利,每年正月初八日定為『順星節』。而『攝太歲』這個習俗,在民間開始廣泛流傳了。

後於明永樂年間敕建北京白雲觀瑞聖殿,至清初全真龍門派第七代宗師王常月改瑞聖殿為元辰殿。

太歲又稱太歲星君,太歲就是天上的木星,因為木星每十二個年繞太陽運行一次,所以古人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太歲又稱太歲星君,或者歲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間奉祀的神祇。

從秦、漢時起,太歲就作為凶神受人敬畏,有『抵太歲凶,負太歲亦凶』之說。人們認為太歲所在的方向為凶方,不可向太歲,所謂可背不可向,且在太歲方不可動土,遷徙或婚嫁,否則就算是在太歲頭上動土,必招禍殃。元明以後,被列入祀典,歲時奉祀,祈禱輔國安民。

『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犯太歲的人可能會流年不利,或百事不順,事業多困厄,身體多病變,為求心安理得,人們都會到供奉太歲的廟宇,作個太歲福來化解,亦可在家中拜太歲,以求平安順事,工商興盛,財運享通,萬事如意。

『攝太歲』的歷史源遠流長,『太歲』一詞早在商朝已出現。相傳紂王的一位妃子薑氏,身懁六甲時被紂王拋棄,其後孩子長大成人,為母報仇大義滅親,協助周文王討代紂王有功,被姜太公封為『治德太歲』。及後東漢劉秀起義成功,晉封多名戰將為『二十八宿太歲』,之後道家陸續晉封有德之士為『太歲』達六十位之多。太歲的人形偶像化則始見於宋朝。

而拜太歲必須在農曆正月十五日前完成,且非日日都可拜,最好挑選良辰吉日。

除了拜太歲外,事主亦可配戴一些古玉或是大歲符來化解。

太歲除了顯示流年大運外,也可影響個人運程。若個人的生肖與流年太歲有所不合,則謂之犯太歲,會對該年的運程有所影響,故習俗以攝太歲來消災化解。

北京白雲觀內元辰殿,殿內所供奉的不是甲子元辰星君,而是供奉太歲,及斗姆元君、左輔、右弼。據道藏-元辰章醮立成歷,所登載的有六十甲子元辰星君,及左右從官各一,總計一百八十。另道藏還登載有北斗元辰六十星君,同樣也有左右從官各一,總計也是一百八十。

風水學說認為,值年太歲所臨的『太歲方』是凶方,不宜興工與動土,否則便是『太歲頭上動土』,自惹禍殃。何為『太歲方』:

子年--在北方。

丑年--在東北。

寅年--在東北。

卯年--在東方。

辰年--在東南。

巳年--在東南。

午年--在南方。

未年--在西南。

申年--在西南。

酉年--在西方。

戍年--在西北。

亥年--在西北。

相關內容: 太歲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華夏諸神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